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韩成乔装后投河替朱元璋投降 助其打败陈友谅

2014年05月12日 16:50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昨天是母亲节。南京有个有趣现象:一些地名与“母亲”有关,并留下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骂驾桥

  母亲为儿怒骂朱元璋

  南京长乐路秦淮区少年宫附近,有个地名叫做“骂驾桥”。“骂驾桥”如今是一片居民小区,居民楼上标着“骂驾桥××号”,但周围并没有桥。

  传说当年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和陈友谅交战于鄱阳湖。混战中,朱元璋被围困,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与朱元璋长得很像的大将韩成挺身而出,乔装成朱元璋的样子替他投降。朱元璋感动地问韩成有什么后事交代,韩成大义凛然,“臣一生为国,岂复念家。”说完,韩成便对着敌军大呼,称自己愿投河自尽,只求放了部下。陈军以为是朱元璋,便答应了。韩成刚一投河,敌军便纷纷下河打捞尸体。趁着混乱,朱元璋逃出重围获救,最终打败陈友谅部队。

  朱元璋成功登基后,分封功臣却忘记了有救命之恩的部将韩成。可怜韩成的老母亲,无依无靠,只有靠乞讨为生。想到儿子的惨死和朱元璋的忘恩负义,韩母悲痛不已。一天,在长江路的一座桥上,韩母遇见了朱元璋的銮驾,便抑制不住愤怒,站在桥头痛骂朱元璋。朱元璋听到这一席话,想起韩成的英勇与忠贞,立即下轿向韩母赔罪,于是追封韩成为高阳侯,还将韩母接进皇宫,盛情款待。直到高阳侯府建成,才送韩母回家。从此,高阳侯府所在的巷子就被称为韩家巷。而当年韩母怒斥朱元璋时,所处的那座桥,就被称为了骂驾桥。

  孝顺里

  褒扬不孝子洗心革面

  “孝顺里”是一条非常窄短的巷子,位于中华门城堡的西北方,南接谢公祠,北抵殷高巷。小巷的得名来源于一个故事:清末这里有一非常不孝的儿子,臭名街坊邻里无人不知。江宁知府李璋煜得知此事,亲自介入。不知李璋煜用了什么巧妙办法,让这个儿子洗心革面,来了个180度转身,变得对母亲非常孝顺。周围居民为了纪念这件事,把这条这家人住的小巷命名为“孝顺里”。

  李璋煜是留名史书的人物,他生于公元1784年卒于1857年,山东人,多在地方上任职,善于“打黑除恶”。当时南京杨公井一带治安很差,李璋煜召上元县官严加训斥,并限期扭转局面。不久情况好转,于是亲自将一条路改名为太平路,后演变为今天的太平北路、太平南路。

  大报恩寺

  朱棣为报母恩而建

  南京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斥巨资修建的,朱棣自己撰写的碑文中说,修建此寺是为报太祖皇帝和生母马皇后的“罔极大恩”。

  朱棣的生母有几种说法:有说是马皇后,有说是达妃、碽妃,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碽妃。朱棣之所以隐瞒此事,是因为作为庶出的儿子,他没有资格继承朱元璋的皇位,但他却通过“靖难之役”夺取了最高权力,因此他才要伪造身世,标榜“嫡出”身份。不过,为了攫取权力而不认生母的朱棣,内心难免愧疚,大报恩寺塔很可能报的是生母之恩。

  石婆婆庵

  纪念乳娘救命之举

  在南京长江路附近有一条名叫石婆婆庵的小路。据史料记载,石婆婆,原名芮娘,是明代洪武年间礼部尚书陈迪家的乳娘。朱棣夺取皇位以后,陈迪全家只有五个月大的七子陈珠被芮娘匿藏而得救,其余人全部遇难。芮娘带着陈珠来到山东邹县,并将他抚养长大。芮娘的义举受到百姓的尊崇,她去世后,百姓把她视为弱小儿童的恩祖,辟邪送吉的慈神。明末在芮娘留居过的南京定淮门、邹县西双村、蓬莱县石岛村都曾立起了石婆婆的雕像。柳扬 张可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