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普查文化资源 建数据库免费开放

2014年05月12日 19: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兰州5月12日电 (记者 丁思)12日,甘肃省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培训会暨文化资源普查平台上线仪式在兰州举行。甘肃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全面盘清甘肃文化资源家底,准确掌握甘肃文化资源状况,进一步做好甘肃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展示、传承创新和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推进甘肃文化大省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说,“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是对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生动写照,也是对甘肃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的最好诠释。甘肃被批复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覆盖整个省域的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

  连辑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建设,包括文化、科技、旅游等的结合;这就是需要我们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过去历史遗迹等进行梳理,摸清它们的价值,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发展。

  甘肃省文化资源普查办公室介绍,目前,甘肃的文化资源除了个别类别底数比较清楚之外,大部分类别底数仍不清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处在无序状态,文化资源的管理缺位、错位、越位现象严重,个别地方未经规划、审批,擅自开发文化资源,严重降低和破坏了文化资源的价值。特别是一些商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突出,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为此,甘肃制定《甘肃省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称,将坚持“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以建设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宗旨,以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大省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根本任务,通过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摸清家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甘肃文化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该方案介绍,将普查盘清、评估认定甘肃文化资源的类别、级别、形态和总量,建立《甘肃省文化资源名录》和《甘肃省文化资源分类分级名录》,明确省级、市州级需要重点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分期分批向社会公布。同时,还将依据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的全部成果和数据,建立甘肃文化资源数据库,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其中,普查方法则是依靠自下而上查报线索、由上而下指导采录、上下联动实施普查;依靠文字记录和形象记录并重。

  分类方法,则将甘肃文化资源分为历史文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景观文化、宗教文化等十八类,确有普查必要又难以归在十八类中的可列入“其他”备用。

  当日会议中,工作人员还介绍了正式上线的甘肃省文化资源普查信息平台的使用流程。据悉,该信息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文化资源信息报送、审核、管理信息平台。主要作用是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文化资源普查,通过分类分级的信息录入和管理方式,全面盘清甘肃文化资源家底、准确掌握文化资源状况,为甘肃省文化资源有效保护、理性挖掘、展示传承和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连辑说,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工作,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甘肃要建设文化大省,需要依靠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资源,更需要依靠我们的文化觉悟,要立足于保护和传承,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甘肃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