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舌尖》带我们关注处在消失边缘的美食

2014年05月30日 16:14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0)

  《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舌尖2》也备受关注。播出后有叫好的,也引来一些吐槽。较集中的是,《舌尖2》花了太多篇幅讲故事,呈现的美食不多。

  近日,《舌尖2》总导演有了回应。大意是,美食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讲那些故事,除了表现美食的厚重,也是传递一份担心:那些美食的制作者一旦离世,故事没了,美食也被带走了。

  这绝非杞人忧天。而且,后果真的“很严重”。

  从纯生物的角度讲,衣食住行、名利地位……唯一离不开的,是“食”。大到一顿要吃好几天的满汉全席,小到喜儿那句“爹爹称回了二斤面,欢欢喜喜过个年”,关键词都一样:吃。所谓“民以食为天”,已经将话说透。而“吃出味道”,既是文化,亦是生活质量。承载它们的,便是那些经久不衰的美食。

  美食根植于民间,且不是吹出来的。常碰到某高档餐馆“隆重推出”的“××大菜”,就差吹嘘用的是月亮上的海鲜了。但除了能骗点公款,往往撑不了几天就会销声匿迹。倒是在广告上“一毛不拔”的回锅肉、麻婆豆腐等大众菜,到“我们孙子的孙子”那一辈,照样频繁出现在餐桌上。翻开川菜菜谱,回锅肉仍然会端坐在 “炒菜类”的头一排。不然,那本菜谱就是“Y的”。

  这就叫经典,也是文化。

  食不厌精。连孔圣人都这么说,在食物的制作或者说“食文化”上,我们民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不管和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比,说人家只能望其项背太狂了些。谦虚到了头,也就是“各有千秋”。听了这话的洋人,心头多半还是虚的。

  心头发虚原因通常有二:或底蕴不够,或后劲不足。那些藏于民间的美食多数是传承下来的,且已升华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底蕴不可谓不厚。但后劲呢?联想到日渐消失的部分传统文化,至少,笔者心头是虚的。有这感觉的,多了。

  这不是无病呻吟。某种文化要得以延续,一靠传承,二不能被吞蚀。美食同样如此。《舌尖》里展现的那些美食大多处于断代的尴尬境地,传承堪忧。至于吞蚀,我们已见识过了。

  改革开放初期,极度的贫穷让部分国人变得不那么自信,崇洋风肆虐。很多人对洋烟洋酒在味觉上虽不接受,仍会受那份洋罪。谁说一声“洋烟不好抽”,千夫所指;道一句“肯德基只能尝尝”,便是不可救药的土包子。精明的洋商人正是利用这一点,迅速垄断了我们的“酒水”,几乎“歼灭”了我们的传统快餐。

  感谢改革开放。它让我们告别贫穷、找回自信,也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洋烟洋酒洋快餐,从包装到营销方式都胜我们一筹,值得我们学习。但所谓“有品位”,并非一定要受洋罪,鸡腿更不是只能炸着吃。与此相伴的是,一些传统美食缓过气来,生意兴隆。

  这是我们重回世界的标志,亦是走向富强的某种体现。但我们离真正的富强还有些远,而富强一定是全方位的,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此而言,笔者认为,《舌尖》的最大贡献不是展示了一批让人惊羡的美食,而是引人思考:那些处在消失边缘的美食明天还在不在?举一反三,我们堪称灿烂的传统文化,该怎样传承?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