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家院线被指"偷票房" 业内称系国内电影业潜规则

2014年06月09日 13:5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井喷式增长,电影产业的监管者们决定与放映市场的潜规则展开一场博弈。

  日前,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发布了《关于对安徽六安舒城中影嘉纳国际影城等11家影院违规行为处理决定的通报》,通报中称,近期,根据监察公司的报告及观众举报,并经所在省(市)广电主管部门核查,安徽六安舒城中影嘉纳国际影城等11家影院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行为。

  通报所指的违规行为在电影业内俗称“偷票房”,即影院方运用各种手段达到虚报、瞒报、少报的目的,以换取额外的商业利益。一位电影业内发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偷票房’一直以来就是国内电影行业的潜规则,且由于各种原因,屡禁难止。”

  2013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约为217亿元,业内预测认为,至少有50亿元票房被电影院线偷偷吃掉。而在此次偷票房的上榜名单中,不乏华夏今典电影院线、上海联合电影院线、广东大地电影院线等知名院线公司。广东大地电影院线副总经理方斌表示:“偷漏瞒报是加盟影院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次没曝光的不代表没问题,被曝光的也不代表这些院线就问题严重,有太多的漏网之鱼。”

  潜规则遭稽查

  “偷票房”正成为电影业上下游的一场博弈。2013年5月,光线传媒出品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迅速获得数亿票房,但董事长王长田却在其个人微博上公开炮轰一些影院称,此番更是变本加厉,仿佛公开抢劫,连起码的脸面都不要了。

  “据我所知电影公司一直都在寻求市场监管方的支持,以遏制‘偷票房’的潜规则蔓延。”一位就职于北京某影业公司的人士说。2014年1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电影市场管理规范电影票务系统使用的通知》,指出要通过新出台的五大绝招严厉打击电影市场中偷、漏、瞒报票房的违规现象。一个月后,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就在2月26日联合公布了15家“偷票房”影院名单,并根据违规情节,给予影院警告、通报批评等不同程度的处罚。

  然而这一轮稽查并未给下游放映市场带来太长时间的震慑作用。5月,两大协会再次联手通报了第二轮违规名单,而华夏今典院线、上海联合院线以及广东大地院线等知名公司的身影均出现其中。两大协会称,第二轮通报中,有7家影院使用“双系统”打印出售电影票,1家影院长期篡改售票系统数据,2家影院使用非电影介质放映无公映许可证的电影,还有1家影院索性伪造假放映许可证。“国家今年两次稽查后,情况可能会稍微有所收敛,但因为许多偷漏票房的影院集中在偏远的三、四线城市,监票人员无法完全地域覆盖,同时也存在收买监票人员的现象,所以很难说就会得到根治。”对于博弈前景,方斌并不乐观。

  知名院线阴沟翻船

  资料显示,此次上榜的知名院线公司中,华夏今典院线去年旗下共有190家影院,隶属时代今典集团,成立于2005年,主要注重开发二、三线城市的数字电影市场,以及在一线城市建设社区影院、学校影院、部队和厂矿影院。2013年华夏今典院线获近5亿元票房收入。而上海联合院线和广东大地院线则来头更大。根据艺恩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联合院线2013年票房收入18.40亿元,位居全国院线第二位;而广东大地院线去年票房收入15.86亿元,位居全国院线第四位。

  在第二轮稽查中,华夏今典院线旗下的安徽六安舒城中影嘉纳国际影城、安徽六安霍山中影嘉纳国际影城,上海联合院线所属的江苏南通通州金沙中广江海数字影院,以及广东大地院线旗下的上海巨影国际影城被指使用“双系统”打印、出售电影票。所谓“双系统”是指影院利用“无停”“美萍”和“时代风”等售票软件,冒充正规售票系统出票,一般目前影院被规定使用的是“火凤凰”等国家指定的影院售票系统,使用“双系统”意味着不列入统计,独立在影院内部电脑系统,以此达到收入瞒报的目的。

  上影股份和广东大地的负责人均表示,此次涉案的两家影院均为加盟影院,因此在内部管控上难以与直营影院相提并论。而目前,“偷票房”现象主要集中于三、四线城市的影院。某业内人士认为:“因为加盟影院与院线本身没有资产联结关系,销售和财务系统完全独立。‘双系统’不仅给院线的事前监管带来了困难,对当地的税务等相关部门来说也同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当地的广电部门能够予以介入和支持,相信会有很大帮助。”“我们寄希望于大环境的重拳整治,院线在这方面真的很难做,我们管控严了,旗下的影院就跑去别的院线做加盟了,因为别家管得松啊。”方斌坦言。

  编后语:“偷票房”无疑是中国影视业痼疾,长期以来,业界对此深恶痛绝,并强烈呼吁“管控”“严打”。然而大多数观众关注到的恐怕只是媒体曝光的和网络流传的各种“偷票房”手段揭秘、内幕、潜规则……那么,影院“偷票房”,观众有损失吗?看上去,“偷票房”被偷的是制片方,损失的也是制片方,但由此造成的票房数据不可信,权威性大打折扣,中国影业产生信任危机,如何计较?制片方利益受损,投资拍片的热情遭打击,继而影响整个电影产业的健康,谁来计较?偷票房的行为实则会在中国影业产生一种蝴蝶效应,最终观众也将变成“受害者”。此外,我们也想问问“偷票房”的影院,明明大有可深度挖掘的商业价值,为何偏要“偷”? 张汉澍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