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汉声》创始人:两岸对传统文化都有内心的呼唤

2014年06月13日 15: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合肥6月13日电(倪欣然 解冰洋)“这就是贵州蜡染,由竹刀和枫蜡古法绘制而成。这些圈圈点点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河,是太阳,是黄瓜仔,是狗牙板,是蜡染手艺人真实的生活。”12日至13日,在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前,台湾《汉声》杂志创始人、文化学者黄永松在安徽合肥连续举办讲座,与此间大学生等年轻一代分享关于民间工艺调研保护的点点滴滴。

  这位出生于1943年的老人已从事民间工艺调研保护近44年。“文化保护不仅仅是看得到的苏州园林,更有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谈到民间工艺的保护,黄永松感慨万千。

  《汉声》杂志1971年成立于台湾,一直致力于抢救、保护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奔走于民间,完成大量民间文化的收集整理,调研保护了数十种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

  黄永松说,目前已建立起拥有50个类别、56个项目的“中国民间文化基因库”,涉及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方面。

  “我们一开始在岛内寻找民间文化,后来来到大陆,虽然两岸的文化遗产保护程度不同,但是对于传统文化都有内心的呼唤。”黄永松说。

  1996年,黄永松率领《汉声》团队前往浙南,调研一种已被认为失传千年的蓝印花布——夹缬。调研完毕后,由于染坊早已入不敷出,染坊主说要关掉染坊,不再生产夹缬。黄永松很是着急,当即订下染坊下一年全部的产品,并请染坊主答应再做一年。

  就在染坊主的将信将疑中,黄永松团队的《夹缬》一书出版了,染坊这一年的产品被全世界的购买者抢购一空。现在,染坊主早已无需再提“关门大吉”,当地的夹缬工艺也反而逐渐繁荣起来。

  “来到安徽我感到很亲切,因为这里也有一群哪怕要自己掏钱,也想过保护民间工艺的年轻人,我看到了以前的自己。”谈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他鼓励年轻人要在实践中亲身探访,与身边环境互动,而非一刀切地借助网络查阅资料,并现场与大家分享了《汉声》团队的调研工作法则。

  “传统和现代的衔接有一个过程。在现代中国,传统必须被保护,如果这时丢失了文化的根源,文化链条缺失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黄永松说。

  据了解,目前安徽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3项。(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