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口麒麟舞表演遭遇困境:演出市场变小 费用不高

2014年06月16日 14:42 来源:海口晚报 参与互动(0)

  在海口羊山地区永兴镇,有一种古朴豪迈的麒麟舞,自明朝中叶随迁琼始祖传入。数百年来,羊山地区村民世代沿袭,并不断渗入本土文化,成了当地春节、元宵、公期、婆期等盛大庆典、宗祠祭祀的一项文化内容,也成为了我市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冲击的加剧,一直深受羊山地区民众喜爱的麒麟舞也遭遇了逐渐消亡的困境。几经风雨,依靠政府部门的扶持、传承人的喜爱和付出,海南麒麟舞正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源自尊贵 扎根乡土

  “奉了玉帝向咳世界,啊何咳,我是开科送麟来,送麟来……”6月12日下午18时许,海口市永兴镇昌儒村的一块小空地,在一位瘦黑老人的说唱中,数名小学生或扮成元帅、或扮成土地公,带领着天兵有模有样地跳起了麒麟舞。

  老人叫做吴清河,今年60岁,是麒麟舞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每周五、周六的下午,他都会抽出时间培养新一代“麒麟舞者”。

  麒麟舞是模仿麒麟的形象神态以烘托气氛、宣染情境的庆典性舞蹈,始于中原地区。其舞地位尊贵、格调高雅,早先只在达官贵人、富商显宦的小范围中流传。后来,中原战乱,难民南逃,这种舞蹈便随着迁琼始祖传入海南,在海口市羊山地区的古村山寨落地生根。

  吴清河告诉记者,麒麟舞自传入羊山地区后,村民世代沿袭,并不断渗入本土文化,“在麒麟舞鼎盛时期,全岛各地都有过麒麟舞队,仅我们昌儒村就有三支麒麟舞队”。

  遭遇困境,一枝“独”秀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冲击的加剧,乡土文化、传统艺术的萎缩程度也在加快,文化遗产的消亡速度也在加剧。同样,麒麟舞的表演区域也在逐渐缩小,传承艺人也在逐年减少。

  从三、四岁开始接触麒麟舞,今年47岁的麒麟舞传承人吴钟福已经记不清自己看过或演过多少场了。“夜幕降临时,灯火通明,麒麟狂舞,整个村子都会沸腾起来。”他说,印象深刻的是,小时候每逢节庆日,村里总是很热闹,成为集体的狂欢,“这样的情景已经几十年没见过了,留在了我永不褪色的记忆里。”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麒麟舞演出的市场越来越小,只有过春节和一些开工庆典的时候才受邀演出。吴钟福告诉记者,麒麟舞队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演出的“红包”,一次演出大概收入是3000至6000元不等。由于经济来源不固定,演出费用也不高,学习和表演麒麟舞的人越来越少。

  “在2012年之前,全市保留下来且能够登台演出的仅剩一支队伍,就是昌儒村麒麟舞队。”吴钟福告诉记者,那时昌儒村麒麟舞队属于“散状”存在,只有有演出机会时,队里的10多名队员才聚在一起。

  独一无二 重新“回归”

  2006年,随着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开展,麒麟舞这一沉寂了多年的表演形式重新又进入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视线。2009年,麒麟舞被列入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历史、艺术等方面来看,我们永兴镇的麒麟舞是独一无二的,应该而且必须好好保护和传承下来。”永兴镇文化站站长陈章跃说,麒麟舞之所以能一步步“申遗”成功,归功于羊山民众尤其是麒麟舞传承人的喜爱和付出。

  “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让麒麟舞传承下去。”2012年10月,在海口市文化部门的扶持下,海南麒麟舞传习基地在昌儒村建立,代表性传承人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向孩子们传授麒麟舞技艺。“学麒麟舞不累,也有很多同伴一起玩,很热闹,班里的很多同学都羡慕我。”今年11岁的吴钟昌,已成为了一名麒麟迷。

  如今,昌儒村已经培养出了2支共30多名男女少年麒麟队员,在这些队员中,最大的13岁,最小的只有9岁。“从今年春节到现在,我已经上台跳麒麟舞七、八次了。”11岁的小队员吴花平骄傲地说道。

  保护发掘 任重道远

  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促进麒麟舞的传承和发展,海口市文化部门对麒麟舞进行了全面普查,多次组织文化学者、艺术工作者进行调研。

  为了让麒麟舞能长效发展,海口市文化部门还为麒麟舞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不仅用文字、音像等现代手段收集整理麒麟舞资料,健全民间管理组织、认定保护代表性传承人,举办民俗专家参加的学术研讨会等,还出版了有关麒麟舞的歌谣、民间故事和研究论著。

  “首先,随着青年人纷纷外出务工,难以组成完整、固定的表演班底;其次,麒麟舞的演出市场范围小,这些都是制约麒麟舞进一步传承、发展的现实问题。麒麟舞的春天到底何时能够迎来?“我只能说,对麒麟舞进行原汁原味地保护、发掘工作,现在只是刚刚迈开了第一步。”吴清河说道。□本报记者 陈小萍 文/图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