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水利专家眼中的大运河:中华民族治水工程集大成者

2014年06月23日 14: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扬州6月23日电(记者 崔佳明 姜涛)作为人类珍贵遗产的中国大运河,一直以承载历史、充满灵性,堪称“人类最伟大的工程”之一。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年近八旬的水利专家徐炳顺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道,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治水工程集大成者,彰显了中国人征服自然的勇气和魄力。

  徐炳顺这位一辈子行走在大运河边的老人,扬州境内的大运河两岸,他不知一步一步地走过多少回,涵、闸、坝、潭、旧河道、沉船,闰于运河上的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没有他不知道的。

  徐炳顺告诉记者,大运河主体成型工程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一是春秋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是邗沟的开挖,它沟通了淮河与长江,是京杭大运河河道成型最早的一段;二是隋朝,形成了现今运河系统的基本骨架;三是元明清时期,奠定了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走向与规模。明清两朝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维护与修缮,对局部河道进行了改建。进入工业文明之前,大运河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级基础设施。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江河多呈东西流向,大运河却是利用黄河、淮河、长江等河流的部分河段,再修凿新渠连接而成,使中国南北贯通。“这对中国的统一,特别是长江没有把中国分隔开,起的作用太大了。”

  中华民族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几千年来在治水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在京杭运河上创造性地建设了宏大工程系统和完善的管理系统,破解了六大世界性难题,保证了近600年全河的畅通,是中华民族治水工程集大成者。

  对此徐炳顺如数家珍,他说,一是创建了梯级船闸工程系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船闸的国家,也是最早建造多级船闸的国家。船闸雏形是斗门,相当于单闸。斗门出现之前是靠堰埭助运。公元423年,扬州附近运河建造了两座斗门,这是京杭运河工程上最早的闸门。公元984年,北宋创建了有名的真州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复式船闸,比西方建造的荷兰船闸要早约400年。

  二是创建了南旺分水工程。这一工程始于元代,完成于明代永乐年间。经过周密规划,以南旺为中心,构建了完善的分水枢纽工程,实现了“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合理分流,确保了漕运船队顺利翻山越岭,体现了很高的航运枢纽规划水平和工程技术水平。

  三是创建了黄、淮、运交汇的清口水利枢纽工程。

  四是发明创造了航运节水工程澳闸和调节水柜。北宋时期在淮扬河段又创建了节水型船闸——澳闸,使部分水量可以重复使用。这是航运工程技术的又一发明创造,距今已900多年,完全符合现代船闸的节水设计理论与实践。

  五是创建了航运安全工程系统。京杭大运河的河槽段(徐州至淮阴)和湖槽段(淮安至扬州)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借河行运”或“借湖行运”。因此,在汛期都容易受到洪水的威胁。为了保证运道的安全,在堤岸适当位置建设了一系列的防洪安全工程——滚水坝和减水闸。

  六是创建了一整套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在漫长的运河建设与运河管理实践中,我们的祖先不断总结出一整套京杭大运河的工程建设指挥体系、运河管理指挥体系、漕运运输指挥体系,并制定了一套完善、严密的章程规划、制度措施。

  作为水利专家的徐炳顺称,种种有关运河的水利工程无不彰显了中国人征服自然的勇气和魄力。令他最欣慰的是大运河古道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利用,重焕青春。(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