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汉朝"江都公主"刘细君曾远嫁乌孙王 带去丝帛蚕桑

2014年06月23日 16:26 来源:扬州晚报 参与互动(0)

  若论扬州与丝绸之路的关系,不得不提到“江都公主”刘细君。刘细君是中国历史上载入史册的第一位和亲公主,当年她沿着丝绸之路,远嫁乌孙王,成功地实施了汉乌联盟,汉朝北方边陲因此得到了和平与安宁,也为丝绸之路增添了更多的传奇。

  【江都公主】

  芳名远扬,和亲乌孙国

  刘细君,江都王刘建的女儿,一位聪慧美丽的扬州姑娘,史称其为“江都公主”。刘细君父刘建,在江都国意欲造反,后自缢身亡;其妻(刘细君之母)以同谋罪被斩。细君尚幼,被赦无罪。在其叔父、广陵王刘胥教养下,细君能诗善文,精通音律,她的芳名也传到了长安。

  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乌孙国国王猎骄靡向长安送来聘礼,请赐一位汉家公主为妻。汉武帝想到了刘细君,一封诏书将其封为公主,令其和亲。对此,班固所著《汉书》有明确记载,比王昭君早75年。

  【和亲之路】

  离开广陵沿邗沟北上长安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的初春,刘细君辞别叔父刘胥,沿邗沟北上。文博研究员夏梅珍告诉记者,当刘细君行经平安县时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平安县即今宝应县,宝应县的黄塍地区保留了一种大型的广场歌舞叫跑马阵,又称跑马灯。据传,这是刘细君远嫁乌孙时,沿岸民众为其欢送时举行的一种大型民间歌舞。

  在刘细君北上途中,还留下了“灵璧手印”的传说。文博研究员印志华先生考证:刘细君走濉水行经沛国相县灵璧时,登相山扶石东眺江都故国,伫立之久,至使手印留香于石。直到元朝时,细君扶石留香,其“灵璧手印”的故事仍在民间广为流传。元朝钱塘诗人钱维善经过故相县灵璧时,留下《灵璧手印篇》辞赋一篇,他在序中写道:“汉以江都王女细君嫁乌孙王,女过灵璧,尝扶以石,后人镌石为模,腕节分明。”

  辞别长安,西行来到乌孙

  经过数月准备,在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初春的一个早晨,细君公主拜别武帝西行和亲。夏梅珍介绍,史载汉武帝特赐“乘舆服御物”,同时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细君在百官拥簇下,踏上了西行之路。

  细君走出京畿进入河西走廊,穿过天水、陇西、金城、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到达大汉边陲重镇敦煌郡,随后从玉门关出关,走北道西行。

  据夏梅珍考证,刘细君从玉门出关后,和亲队伍转向西北,穿越天山南麓和库鲁克塔山脉间的危须城和员渠城,向西行再到尉犁国的尉犁城。经龟兹国的乌垒城、轮台城、延城,进入姑墨国的南城、温宿城。经过数月的长途跋涉,刘细君在乌孙国最美的季节──秋季,来到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赤谷城。

  【友好使者】

  乌孙右夫人,积极联合乌孙上层

  细君容貌美丽、气质高贵,到达乌孙后,受到乌孙朝野的热情接待。猎骄靡册封细君公主为右夫人,地位在左夫人之上。出于对刘细君的爱戴,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柯木孜公主”——意为花容月貌、洁白美丽如马奶酒一样的纯美。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教授潘宝明告诉记者,细君来到乌孙后,日夜思念故乡,作《黄鹄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思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但她以使命为重,“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后刘细君再嫁猎骄靡的孙子军须靡,生一女,在乌孙只生活了五年便去世。

  同时,作为汉朝与乌孙的第一个友好使者,细君积极联络乌孙上层贵族,使乌孙与汉朝建立了巩固的军事联盟,初步实现了联合乌孙,遏制匈奴的战略目标,完成了汉、胡团结的伟大任务。据史书记载,细君终生不曾归汉。

  积极传播汉朝先进文化

  细君还为乌孙国带去了汉朝的典章、礼仪、音乐艺人、百工匠人、生产技术、广陵风俗和汉代的葬制等等。由于细君的到来,乌孙开始有了琵琶、房屋,开始种桑养蚕。关于刘细君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有两个重要的传说。

  韦明铧告诉记者,历史上一直有细君公主造琵琶之说,唐人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说:“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直接把琵琶的发明同刘细君联系了起来。也由此可以推断,汉代的江都就有了琵琶。据记载,刘细君精通音律,所谓“裁琴、筝、筑、箜模之属,作马上之乐”,即兼采众长而别创新声。可以说,琵琶的工艺流程是出于匠人之手,刘细君却是它音乐原理的设计者和审定者。

  此外,韦明铧告诉记者,根据民间传说,刘细君远嫁乌孙时携带去了大量丝帛。然而一位迎嫁的乌孙大臣对她说,最好把蚕桑的种子藏在身上带出关去,将来在乌孙便可以种桑养蚕。刘细君便把蚕桑的种子藏在发髻里带到西域,桑蚕技术从此在西域流传开来。 记者 陈爱东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