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丰碑最初不是“碑” 指埋藏于地下的“引棺木”

2014年06月23日 17:10 来源:太原日报 参与互动(0)

  丰碑,词典的解释为:“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伟大的功业,有永久价值的证物或著名的事例,尤指值得记载或保存的艺术上或智慧上的成就。”不过,丰碑最初可不是碑,而是一种埋藏于地下的“引棺木”。

  据《礼记》记载,古时天子和诸侯下葬时,需要抬沉重的棺椁;下棺时,需要一种固定绳索的工具,而丰碑就是这种固定绳索的工具。《礼记·檀弓下》中载:“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郑玄的注解为:“丰碑,斫大木为之,形如石碑,于椁前后四角树之,穿中于间,为鹿卢,下棺以纤绕。天子六纤四碑,前后各重鹿卢也。”“鹿卢”今写作辘轳。这就是说,古时殡葬天子或诸侯,都是用大木来引棺入墓的,这大木的特定称谓就是“丰碑”。

  最早的丰碑,上面是有圆孔的,然后用辘轳将绳索穿过中间的圆孔,或者缠绕其上,借以引棺下室。这样看来,丰碑最早的作用,相当于今天建筑工地上所用的叼板机,其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北周庾信在《周柱国楚国公歧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中写道:“邑里萧索,宅惟荒凉;丰碑下柩,题凑迁丧。”清人朱彝尊在《夜明木赋》中也有“如场之转碌碡,如纤之拽丰碑”的记叙。这就进一步阐明了丰碑的“引棺木”的作用。

  最早的丰碑不是石头雕的,而是木头砍成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想必是防止“丰碑”腐烂吧。

  据《周礼》记载,使用丰碑下葬,也是有规格的,换言之,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丰碑下葬的,“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只有天子驾崩了,才可以使用丰碑下葬,所以丰碑最初仅是天子的专利;后来,才慢慢扩展到诸侯和皇亲国戚;再后来,才扩展到普通百姓。不过,老百姓早忘了丰碑最初的作用,而是将它刻上字,立在坟墓的外面,用以纪念逝者,“垂名迹于不朽,树风声于没世”。此时的丰碑,早已悖离丰碑最初的作用了,丰碑,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碑”。刘锴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