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评事街系老城南原住民集聚区 保留打井水(图)

2014年06月24日 11:12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理发店里椅子都有几十年历史。

曾经繁盛热闹的评事街。资料图片

街上一家老字号的推拿店。

  在有着六朝古都之誉的南京,没有一处如老城南这般充满了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儿。但在城市的扩张建设之时,曾经闲适而充满温情的“老城南”生活,也一点一点消失于鳞次栉比的高楼之间。日前,位于绫庄巷42号的一处清代民居毁于一场莫名的大火,再次引发了市民对于老城南的关注。扬子晚报记者近期来到了“老城南”原住民集聚区之一的评事街,探访那里最后的留守者。 记者 薛玲/文 宋峤/摄

  那人

  爽直“刷刮”的城南人

  三五个老人闲坐在街边,或闭目养神,或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话家常……这是老城南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景。扬子晚报记者刚刚踏入评事街,便遇上了这么一幕,在评事街东边背阴的地方,几位老人有的坐在长条凳上,有的坐在椅子上,正悠闲地享受着拂面的微风,爱热闹的老太太间或扯上几句闲话。

  “要我说,还是住平房好。”串门路过的朱老太太是个爱热闹的“热心肠”,听说记者想采访老城南的生活,立马开了“话匣子”。“我生在评事街,长在评事街,要我说,我们评事街人心好,教养好,连偷吃扒拿的人都少。”69岁的朱老太太讲起来话就像倒豆子。正说着,一旁卖爆米花的起锅了,“咚”的一声巨响,如炸雷一般的声音也把正说到兴头上的朱老太太吓了一跳,快人快语的她便冲着买爆米花的嚷嚷,“我说,你把人生日都吓忘了呢。”逗趣的话让闲坐在一旁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那井

  清凉井水滋润城南人

  老城南的生活,离不开水井,朱老太太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过去条件一般的人家,就几家子合用一口井;条件好的,自家用一口井。“虽然现在有了冰箱,但要我说,还是井水最好用。”井水不仅冬暖夏凉,夏天还能发挥冰箱的作用。吃不完的菜放在竹篮里,用绳子把竹篮吊在井里,第二天吃的时候再取出来,稳稳妥妥绝对不会馊。

  想吃冰镇西瓜也得靠井水。过去经济条件一般,夏天买了西瓜一般要等到晚上一家子人齐全了才能吃,吃前用个网兜把西瓜装好,吊在井水里冰上一下午,“冰凉可口,比现在冰箱的效果还要好。”朱老太太的回忆引起了不少老住户的共鸣,但令他们遗憾的是,在混乱的拆迁之中,有些井井栏被盗,有些井莫名其妙就被填埋了。

  那店

  小街中藏着美味面馆和老理发店

  南京最地道的美味都隐秘在蜿蜒曲折的小街小巷之中,在评事街,自然少不了这样的美食小店。“我们家在这里开饮食店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七下西洋”清真面馆,正忙着给炖汤炉子换煤球的郑师傅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回民,店里主打的熏鱼面、红烧牛肉面的浇头,那都是回民的家常菜,没有做不好的理。

  郑师傅家的红烧牛肉面不仅味道够地道,而且价格也公道,一碗只要9块钱,不仅街坊邻居们捧场,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顾客,“过去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几百碗,现在的生意一落千丈。”看着门外到处被拆落的残垣断壁,郑师傅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对于评事街上的住户们来说。这条街上吃穿用度的小店一样不少,在评事街59号的理发店,穿着传统白大褂的理发师正在细致地给顾客染着发,店里唯一一把铸铁的美发椅,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这房子,可是我老公公当年在上码头卖米,从牙缝里省下来的钱才置办的家产。”扬子晚报记者在理发室的墙上看到,这里不仅有8块钱的理发,还有5元的修面,“现在外面的理发店虽然收费高,但能修面的却不多,来这里的都是家门口邻居。”

  那情

  难舍老街坊的那份情

  “现在住楼房的都是一家不理一家,哪像我们这里的老街坊。”已经在评事街住了30多年,经营一家推拿店的王师傅说,过去谁家要出门办个事,跟邻居打个招呼门都不用锁;下雨了,晾在外面的衣服肯定有人帮你收回家;谁家闹了矛盾,肯定有人来劝说解围……街坊四邻处得就像一大家子。

  多说1句

  如果没有人 空留建筑有何用

  当评事街老住户们口中的热闹、闲适与温情都只能存于记忆之中,南京又将给后人怎样的回味与留存?

  评事街位于“南捕厅街区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项目”之中,该项目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该地块将传承和展示“老城南元素”,并保留腌制传统咸菜、打井水等传统生活习惯。但现在步入评事街片区,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片又一片瓦砾断木的残破景象,随着拆迁的不断推进,地地道道的原住民,真正保留着“老城南元素”的老城南居民,却与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越来越远。

  更令这些老住户们痛心的是,一些本应被保护的建筑,虽然没有被拆除,但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拆了真古董,再花大价钱建假古董有何用?如果没有人,空留建筑有何用?承载着南京城时光与记忆的老城南,不应留存于老一辈人的叙述之中,不应只留存于影像之中。一座没有记忆承载的城市,也将失去城市之魂。 薛 玲

  链接:

  评事街原叫皮市街

  采访中,不少老住户都向记者提及,评事街其实原称皮市街,而这个地名的由来,也与这里曾经兴盛的皮货业相关。据《南京掌故》,明朝洪武年间,南京评事街、七家湾一带制皮业极盛,回民更是行家里手。南京的回民元朝始有,主要来自西域,明朝初年逐渐定居下来。回民善于经商,起初贩运珍珠玉器、丝绸毡皮来往于西域和南京之间。定居后则自制皮货,并将产自西域的芝麻及制糕点技术传至客籍。今天南京的芝麻片、寸金糖,即创于回民之手。他们所制的皮货,自产自销,形成街市,叫“皮市街”,后音转口讹为“评事街”。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