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一民间博物馆为规划让路 展品只得放路边(图)

2014年06月26日 11:25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山西一民间博物馆为规划让路展品只得放路边(图)

  它们来自老西儿民俗博物馆,目前只能暂时放在路边馆主希望社会支持,把博物馆继续办起来

  “大大小小几十个石磨盘就露天堆在路边,日晒雨淋的,看着真心疼。”6月25日,本报热线接到消息,一位常坐23路公交车的乘客说,在终点站小店区北营村光明路路边上,大大小小的石磨盘堆了满地,被雨淋得潮湿。

  记者到了终点站,脚刚一落地,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马路边,城里人很少见到的石磨盘竟一个摞一个,堆积如山,还有大大小小的石碾子,一个挨一个,绵延五六十米长,不见有人看管。最让记者感兴趣的是南边的拴马桩,因为石桩顶端都有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石猴、石狮。

  附近一位居民称,一个月前,马路边多出这些石器,全是从老西儿民俗博物馆搬来的。“这些东西现在少有,这么大规模的更少见,所以,人们都跑过来看稀罕。”这位居民热情地介绍着,一会儿喊记者去看北面的石舂臼、喂马的石马槽、上马石、石门槛,一会儿带记者去瞧南边的拴马桩,还有旧时的青砖、石牌匾。“我们年轻时都用过这些东西,看这马槽,还有一个流水的孔,瞧这套磨盘挺完整,看这石碾子一头大一头小,都是有讲究的……”说着,他叹息起来:“哎呀,前两天这儿的石碾子不在了,又被人偷了”。

  村民说,这些宝贝的主人是小店区北营村村民吴润生,先前,他在自家小院办起了个山西老西儿民俗博物馆,现在北营村拆迁,宝贝们只能暂时放在路边。

  “博物馆”为规划让路区长还特意来看

  记者见到吴润生时,他已经住到村里的安置小区丰景佳园,正准备去旧村帮忙拆迁:“村里90%的院子都拆了,剩下10%这两天正拆了!你要参观博物馆,现在可不行,一个月以后再说吧。”

  吴润生今年54岁,说起他的老西儿民俗博物馆诸多感慨:“这两年,很多媒体都报道过我的博物馆。10年间,我走遍山西,北至大同、南至运城风陵渡,前后投入300多万元,收集了近四万件老物件,把自家院子改造成博物馆,免费对外展出,5年里,接待参观人数5万人次……”

  他自豪地说:“老人们来的最多,来参观的学生也不少。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从齐齐哈尔回老家太原,专程来这儿看了半天。”他开馆就是要让大家在这儿看到山西的历史、家乡的过去。

  吴润生身兼馆长、设计师、策展人、解说员数职,这么多年了,辛苦不言而喻。

  今年,片区规划建设,4月28日,吴润生带头拆除了他的老院子,因此设在这里的民俗博物馆也不得不撤离。“我家的宅基地比较大,有一亩多,盖有两座小楼,中间留有一个两三米宽的小院,当时除了几间住人外,楼上楼下包括院子,都是展区,有两千多平方米。”吴润生说,小店区区长人很好,拆迁前特意来家看了他的展馆,当下就说小店区老电影院空着,院子拆了后找不下地儿,可以把展品存放到那儿。

  宝贝石器屡遭劫吴润生心急又心疼

  电影院场地有限,大多数展品打包寄存在那儿,可上千件石器实在找不下地儿,瞅着光明路那块宽敞,就雇人搬了过去。“都是重家伙,雇了5个人,用两辆三轮车忙活了一星期,不能用大型机械,会破坏石器。这次搬迁至少损失二三十万元。”而让吴润生最放心不下、最心急的是裸露在外的石器,搬过去第三天晚上,就有人来偷了,还不是小偷小摸,是七八个人开了两辆货车来偷。几个人正在挖拴马桩,幸亏那晚侄儿开车路过,发现后赶快通知了他。“当场还逮住了两个人,但一问都是雇下替别人干的,就放了。”

  吴润生心疼地说,他原来有5对拴马石,从侯马那边收罗来,大猴背小猴后边还有青石的,寓意辈辈封侯有靠山,大狮子小狮子的叫事事如意,还有胡人献宝等,都很有特点。可如今,因为条件有限,不能有人守夜看护,也不能装监控,到现在,600多个磨盘已经丢了75个。

  老吴一直急着给博物馆另觅新址,但在他的计划中,新馆要开室内建筑面积至少要5000平方米,加上停车场等,一个馆址占地就要20亩。这么大的地方没有社会支持,凭个人力量真的太难了。他说,自己当过兵,复员后开过饭店,办过砖厂、服装厂,小有些积累。但这些年收藏这些民间物件,家产几乎都投进去了。“可是再难,梦想不会变,我还是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把这个有益于子孙后代的公益事业做下去。”

  吴润生老物件档案

  十年间,吴润生收藏的老物件近四万件,涉及的种类极其庞杂,有书画作品、陶器、农具、石雕、砖雕、木雕、酒缸、油灯、钱币、锁具、绣品、纺车等。

  石磨 他收藏了六百多个石磨石碾子。一件件重家伙,有的是村民前头扔、他后头捡,有的是花百十来元就买回了,但往回运很费力气。他觉得扔了太可惜,这里面都是宝贵的记忆,山西的农耕文化。

  老虎帽 娃娃们戴的老虎帽就多达500顶,大小、颜色、形状各异。油灯收集约有四五百盏,大的小的铁的铜的瓷的玻璃的,光是祭祀用的小油灯就有二百来盏。绣品更是件件惊艳,妇女的披肩、二十四孝图刺绣等,还有针脚密密的千层底鞋等。裹脚凳、家法板、月饼模子等都记录着山西的文化。

  拴马桩石雕 这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它原本是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一般通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常竖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