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白曾在重庆留下炽热情诗 书写饱受煎熬的离思

2014年06月26日 11:30 来源:重庆日报 参与互动(0)

  重庆古代究竟出了多少位文人?李白、白居易等大文豪曾在重庆发生过哪些趣事?由重庆文史学者熊笃主编、重庆工商大学教授段庸生等参与编写的《巴渝古代近代文学史》一书以大量详尽的史实给出了答案。记者6月25日获悉,该书在近日举办的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

  重庆古代文人能文能武 张佳胤文武全才 邹智作品收入《四库全书》

  《巴渝古代近代文学史》全书分先秦、汉魏六朝、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前期中期、近代7个时期,共计7个章节,50万字。该书经过长达10年的整理和编写,全面反映了重庆文学的历史脉络。

  段庸生告诉记者,有人认为巴人尚武不修文,其实并非如此。从先秦到近代,重庆本土共出了70余位知名文人,其中不少都能文能武,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写诗。

  书中介绍,明朝“嘉靖五子”之一、铜梁人张佳胤,因战功升至兵部尚书。他曾抗击蒙古叛军、也曾主持对浙江兵变的镇压。张佳胤60岁时,3次给皇帝写信请求辞官还乡。获准后,他回到老家铜梁巴岳山,给自己修了一栋房子,并取名“静庐”,每天看书写字。

  段庸生向记者介绍,张佳胤才华横溢,17岁参加院试就中秀才。戎马生涯中,他也一直笔耕不辍。张佳胤的诗作秉承了“文必秦汉,诗比盛唐”的复古主义文风。“同时,他也是个文武全才,一生征战南北,忧国忧民,因此他的诗歌又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遗憾的是,张尚书回到铜梁只生活了两年,就在1588年病逝。明神宗闻讯,悲痛不已,下诏国葬,满朝文武大臣向西叹息“国栋催矣”。

  明朝的另一位重庆文人邹智的作品还被收进了《四库全书》。

  邹智是合川云门人,幼时家贫,但他聪慧过人,好读诗书。1486年,邹智中乡试第一,第二年进士及第,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即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编者注),后受奸臣迫害,被贬到广东。邹智为官清廉,可惜后来却不幸染疾病逝,享年26岁。

  邹智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并不多,但《四库全书》中就收入了他的散文33篇、诗词100余首。

  段庸生告诉记者,邹智的散文多属政论散文,文章针对现实、有的放矢,情感真挚、气势如潮。《四库提要》(即《四库全书》总目。——编者注)评价:“不假修饰之功,虽间伤朴遬,而直气流溢,其感人者,固在文字外矣。”

  像邹智这样,作品被收入《四库全书》的重庆文人还有不少。既然重庆古代曾出过不少知名的文人,为何今天的人对他们却知之甚少?段庸生表示:“这是因为我们对这一块的学术梳理一直处于空白。”

  李白在渝留下情诗 白居易忠县爱种树

  《巴渝古代近代文学史》中介绍,外籍流寓(即客居或路过。——编者注)重庆的知名文人约有200余人。“这200人中,大多都在现在的重庆范围内活动,比如李白、白居易、黄庭坚等。”段庸生介绍。

  据了解,古时候,官员的贬谪地一般要与政治中心有一定的距离。通常,朝廷会把官员贬谪到西南地区和海南一带。历史上不少不得志的大文豪都曾经客居巴渝地区,或者途经三峡去西陲。

  比如李白曾两次途经重庆,一次是其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借道出川,留下了诗作《巴女洞》、《宿巫山下》等;第二次是“长流夜郎”时途经三峡,留下了《上三峡》、《早发白帝城》等诗作。他为重庆一共留下了20首诗歌。

  除了思乡、感怀、写景之外,李白在重庆的诗作中还有不少表现炽热爱情的作品。如在《代寄情·楚辞体》中,李白就围绕“巫山云雨”的意蕴,用《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的情调和楚辞的体势,书写了饱受煎熬的离思。全诗写得如诉如泣、凄婉缠绵。

  此外,杜甫、白居易、陆游等唐宋时期有名的大家都曾在巴渝地区留下过自己的作品。

  有趣的是,该书还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详细介绍了当时客居重庆的大文豪的趣事。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忠州(即今忠县。——编者注)任忠州刺史。在此期间,他特别爱种树,在忠州的东坡、东溪种植了荔枝、柳树、桃杏等树种。这在他的诗作中,也有所反映。如《种荔枝》一诗中,他就写道:“红颗珍珠诚可爱,白发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且向庭前种荔枝。”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