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四军送老乡褂子里装铜印章 为避搜查埋40年(图)

2014年07月07日 10:17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当时挖出印章的村民展示这3枚印章盖出的印。

3枚印章现保存在苏皖边区政府纪念馆。

  江苏淮安的金湖县拥有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三湖,建县前称“高宝湖西”。解放战争期间,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得该地区斗争频繁。1986年3月的一天,金湖县陈桥乡南堆村二组农民伍华锋在拆旧屋时,在灶前檐柱下挖出三枚方形铜印,皆篆刻阳文,依稀辨认出这是解放战争期间根据地政府机关使用的印章。日前,记者在金湖县档案馆看到了这三枚印章,当地人把这叫做“官印”,它是见证了金湖人民革命斗争史实的珍贵实物档案。记者了解到,在保护这三枚印章过程中还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

  113

  江苏省档案局

  联合出品

  本期协办单位

  淮安市档案馆

  金湖县档案馆

  本期撰稿人

  江苏省档案局 杨益群 蔡红

  淮安市档案局 谈有法 顾文

  金湖县档案局 束小平

  雷兴科 陈力非

  扬子晚报记者 徐醒

  鸣谢

  金湖县党史工委 陈学文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向江苏省档案馆提供档案征集线索,联系电话025-83591838

  珍贵印章

  3枚铜印章各有一斤多重

  三枚印章皆篆刻阳文,一枚刻为“津浦路东各县联防办事处之印”,外形完好,长、宽、高(钮顶至底部)均为6厘米,铜质,重695克。第二枚刻为“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印”,外形完好,缺钮,长、宽均为7.5厘米,高3厘米,铜质,重587克。第三枚刻为“淮南苏皖边区津浦路东行政专员公署印”,缺钮,长、宽均为7.4厘米,高1.3厘米,铜质,重549克。

  关于三枚印章的历史,金湖县档案馆专家雷兴科告诉记者,三枚铜印是1946年7月华中第三行署从淮南北撤鲁南,途经金湖时遗失。

  当时的情况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又挑起全面内战。1946年6月,从津浦路西到津浦路东,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大举进犯淮南解放区,7月底已侵占了金湖境内金沟河以西地区。9月22日,两淮失守,运河线被国民党军控制,高宝县(金湖县前身)干部武装100多人奉命北撤,金湖地区沦入敌手。淮宝北撤干部武装开始了收复失地的艰苦斗争。

  见证根据地建制的演变

  金湖县党史专家陈学文告诉记者,津浦路东各县联防办事处于1940年4月成立,下辖来安、天长、高邮、嘉山、盱眙、六合、仪征县政府和淮宝办事处。1941年12月该机构撤销。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成立于1942年1月,由路东各县联防办事处改称,下辖高邮、盱眙、六合、嘉山、天长、来安、仪征7县及湖西、水南两个办事处。同年10月增设半塔、冶山2县。1943年2月该机构下辖津浦路东和津浦路西两个行政专员公署。淮南苏皖边区津浦路东行政专员公署成立于1943年2月,1945年9月该机构撤销。这三枚印章的发掘,见证了淮南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建制演变的过程,证明了1946年7月前后华中第三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北撤的途径。目前,3枚铜印皆保存于苏皖边区政府纪念馆。

  背后的故事

  1986年的情景再现……

  神秘印章出土,老人怕招麻烦

  7月的金湖,空气湿润,气候宜人,树木郁郁葱葱,水塘里荷花含苞待放。在金湖县档案馆专家的带领下,记者前往陈桥镇探访铜印发现地点,找到了当时挖出“官印”的农民伍华锋和妻子万书芳。他俩描述了三枚印章整个发现过程。

  那是1986年3月的一天,弟兄分家要拆掉西厢屋,挖檐柱(建筑物檐下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也叫外柱)时无意间在地下挖出这三枚铜印。“我们不知道是何时、什么原因埋在这里,也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价值,就去询问祖父伍发富。”伍华锋说,当时已是80岁高龄的祖父忠厚老实,识字不多,一生务农,他一看到这三枚印章,立即叫孙儿们赶紧收藏起来,不要引来麻烦。我们好奇地询问原委。他说,“这些东西埋在这里已快40年了,自己险些为它丢了性命。”

  时间回溯到1946年……

  阴差阳错,老乡收下3枚印章

  为避搜查,老乡把印章埋藏起来

  时间回到1946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一队北撤的新四军来到伍发富家所在的庄子上,要渡过三河继续向北撤退。因天色已晚,他们对河北岸的情况不完全掌握,为安全考虑就暂时驻营庄上。

  当时,伍发富家东距南堆老三河古渡口约300米,是一个四合院,相对比较安全。来了几个人好像是新四军的首长,一进来就把房门关上,院内和门外都设置了岗哨。伍发富安排好晚饭后一家人就住在西厢屋里,不敢多问,也不敢出去。第二天一早,驻扎的新四军就准备渡过三河向北走了。临走前,新四军战士在院外将一些文件集中烧毁,留下一堆纸灰。这时,有一位新四军干部模样的人送给伍发富一件白褂子穿穿,爷爷高兴地收下了。待新四军走后不久,爷爷才发现褂子口袋里装有这三枚印章。

  新四军走了将近20分钟,国民党军队就来了,此前还在为印章怎么办犯愁的伍发富赶紧把印章埋在灶屋檐柱下。

  伍发富告诉伍华锋,国民党军队来了后,对新四军住宿的庄子进行了彻底搜索,翻箱倒柜连马桶下面都没放过,没找到任何东西,就将伍发富绑在家中的柱子上,用竹制的扫帚拷打,非逼着他交出些东西。伍发富此时知道印章不能落入敌人手中,就咬牙硬说新四军走前已经把所有文件东西烧掉了,什么也没留下,和他们庄稼人不熟也不会有什么东西交代。国民党军队最后看实在不像有东西留下,只能悻悻离开。而伍发富由于被敌人捆绑的时间长了,两条胳膊很长时间不能动弹,至今遇到阴雨雪天还会疼痛。

  三枚印章被伍发富深埋在地下,由于不知道这东西的重要性,时间一长,伍发富也就渐渐淡忘了此事。

  再回到1986年……

  挖出十多天,印章就上交党史部门

  挖出印章后,由于不知道上面到底是什么字,印章就一直放在伍家角落里。有时小孩玩钱堆子时,就把它们拿出来作为冲钱堆子、磨铜板的玩具,这印章越磨越亮字迹越来越清楚。有一天。当时的乡里文书伍光才到伍发富家里来看到了印章,认为这几块铜疙瘩上面有刻印也许有些价值,就叫拿到街上找刻章的工匠辨认。这才知道这三枚铜章是中共根据地的“官印”。

  1986年3月底的一天下午,金湖县党史办公室接到陈桥镇党委办公室的电话,说南堆村二组村民伍华锋家发掘出三枚根据地时期的印章。党史办副主任邵福增、陈学文两人随即前往伍华锋家。伍华锋一家热情接待,拿出三枚印章给他们看,由于印章锈迹斑斑,加上又是篆体字,一时难以辨认清楚。他们随即向市党史工办作了汇报,并按市领导的意见,将印章上交上级党史部门收藏。此时距印章被挖出只有十几天。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