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潮歌《印象国乐》登陆广州 绚丽舞美引惊叹

2014年07月09日 14:1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炫”是一种华夏之美

  7月4日,中央民族乐团创新剧目《印象国乐》首次登上广州大剧院的舞台,全场以音乐剧的形式演出,重点展示了八种复古乐器:曲卷二胡、弯嘴笙、曲颈阮、雁型排箫、雷公鼓、龙凤笛、莲花琴和曲颈琵琶。演出后,《印象国乐》的导演、曾执导过奥运开幕式的王潮歌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此前因为“印象系列”,每场已经拥有千万票房的王潮歌开始导演国乐,没有固定剧场还得全国巡演,一块钱的导演费却要全国飞来飞去,“好东西需要在新时代被打磨,如果不赋予现代人的情感就会被束之高阁。”这便是她的初衷,“我不认为任何一件乐器值钱,它就是一个木头加上一根弦。关键要看弹琴人的手、心怎么指挥,如果做不到,音乐的灵魂就不存在。”所以,在演出中,她将建立在中国美学基础上的审美意识,和现代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并通过现代声、光、电等舞台效果传达给观众。

  当然,在惊叹于舞美的绚丽之余,质疑声也绝对不少,包括演奏者的独白过多,对欣赏国乐纯粹性的影响,王潮歌笑言,自己的担忧也多了去了,简直无异于一场赌博。“可能很多人觉得舞台很‘炫’,我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华夏文化的状态之美,很多观众看后哭了。当乐池升起来,一直埋在舞台两三米下给大家拉琴的这些乐师慢慢升起来的时候,所有人开始激动了。我没有在煽情,只是音乐、情感本身足够让人满足。”

  谈及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乐,王潮歌反倒觉得,“年年振兴它年年兴不了。好东西用不着振兴,票都买不上。我现在有八个戏在排、天天演,每年重复演四百多场,在我微博上关心这场国乐的人90%都是小年轻。”

  可能很多人会问,这么“炫”的舞台得花多少钱?对此,王潮歌笑着说,“你没发现我从来没有变过景?”演出中,一个道具或者一个场景反复巧妙地使用,一景到底,反倒变化无穷,美得很充分。

  在做“印象系列”后,有很多地方政府或公司邀请她“定制”,她觉得很正常,“很多人觉得这个词是贬义的,但我认为像我给民族乐团定制的效果还挺好,我在里面一点没用别的东西,多好啊,我打算再这么定制下去。”“印象系列”做到现在,一脉相承之处便在于“不去挖掘当地的传说故事,而是用片段和印象来表达大情怀”,但地方文化很多不同,王潮歌也坦言自己胆越来越大,越来越自信,“我可以摸得到观众在想什么,这也是十几年的市场教会给我的。”

  南方日报记者 周豫

  实习生 黄茵茵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