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南极游应引入游客素质审核机制

2014年07月09日 14:1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南极游应引入游客素质审核机制

  鞭辟 向 里

  对南极旅游的管理严格程度应该高于其他地区,其准入标准、规模和人数应受到严格限制,并在国家间和经营商层面上进行协调,防止无序发展。

  朋友圈中有几位朋友,今年都做了南极游,照片和文字“晒”出来,着实让人心生羡慕,尤其是作为一个旅游记者兼摄影爱好者,笔者觉得如果自己也能到这“顶级”的地方走一走,拍一拍,当是人生快事。

  但一转念,又不由认为,南极不去也罢,扪心自问,这倒并非阿Q心理,只是明确知道,极地环境非常脆弱,少个人上去扰动,就减少一分破坏。就像当年在“第三极”青藏高原采访青藏铁路建设情况时,环保专家所说的那样,在这些地方,留下一个脚印,大自然都需要花千年万年的时间才能“抚平创伤”,同理,南极又何尝不是?

  所以在笔者眼里,南极,去还是不去?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旅游伦理问题。未必有“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的问题那么严重,但同样会受到内心的拷问。

  其实自上世纪80年代南极旅游开启以来,国际争议便持续不断。1991年,7家国际大型南极旅游公司联合成立“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目前已成为一个带有一定管理性质的国际行业协会,拥有来自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几十个旅游公司作为成员。该协会发布了南极旅游系列指南,最后整理成两套:一套是针对南极旅游公司的《南极旅游从业者活动指南》,另一套是针对游客的《南极游客活动指南》。在《南极游客活动指南》中,严格规定了游客不能在大陆上过夜停留,必须与企鹅等南极动物保持5米以上的距离,不能惊扰、喂食动物,不能扔垃圾,不能踩踏植物等行为规范。而一旦有游客出现违规行为,旅游公司的向导就会严厉制止。

  但是有关南极旅游公司人士也承认,游客违反规则是常有的事,每个季节都会发生“可怕的事”,比如游客不遵守规则乱走、抽烟以及离动物太近。另外一个隐患是游客带来的外来物种在当地繁殖,破坏了其原有生态系统。英国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一种来自格鲁吉亚南部地区的摇蚊在南极西格尼岛上大量繁殖。它能分解垃圾,可释放出大量营养物质渗入土壤,改变当地物种的生活环境。此外,观光邮轮发生漏油事件也是一大隐忧。很多邮轮载着成百上千的游客在南极海域航行,一旦漏油事故发生,污染在所难免。还是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也就有了污染和物种侵袭的困扰。

  当然,完全禁止游人去南极既不现实也不必要。在游客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在遵循科学和法律精神的前提下开展南极游是较为可行的办法。对南极旅游的管理严格程度应该高于其他地区,其准入标准、规模和人数应受到严格限制,并在国家间和经营商层面上进行协调,防止无序发展。更现实的是,建立南极游客申请人素质考查审核机制,在申请人教育背景、行为习惯等一系列评估指标合格的基础上,而不只是以申请人有没有足够的钱作为唯一的条件。向杰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