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专家:年内完成明清城墙“申遗”文本编制工作

2014年07月10日 16: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南京7月10日电 (记者 朱晓颖)“中国明清城墙”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已八年之久,如今仍在“申遗”路上苦苦排队等待,最新消息是,众多城市推举南京作为牵头“申遗”城市。10日,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认为,“苦等八年”之难,是现代文明投入与古典文明形态未站在同等高度——现代文明投入奇缺。

  贺云翱是此次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文本的起草人、主持者。他表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要素,是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经济发展必须达成高度“和解”,“中国明清城墙”既在“预备队”中,说明其古典文明形态是达标的,欠缺的是现代文明投入:科学技术、法律法规、公众认知等。

  八年前,江苏南京、陕西西安、辽宁兴城等古城“打包”申报明清城墙项目,并顺利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申报“队伍”不断壮大,至2012年增至六省八地,包括:南京城墙(江苏省南京市)、西安城墙(陕西省西安市)、荆州城墙(湖北省荆州市)、襄阳城墙(湖北省襄阳市)、临海台州府城墙(浙江省临海市)、寿县城墙(安徽省寿县)、兴城城墙(辽宁省兴城市)、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安徽省凤阳县)等。至今年,广东肇庆、福建长汀、河北正定、河南开封也表达了加入申报城市的强烈意愿。

  贺云翱表示,中国排队“申遗”的项目很多、有40多个,“谁先成熟谁先得”;申报牵涉面之广,使其已不仅是一次专业行为,更为一场社会运动,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成员都在其中,在申报中需形成合力。

  南京明城墙是中国明清城墙的典型代表:有600年历史,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城垣”,外廓城周长超过60公里。但申报上也存在诸多不足。

  贺云翱举例说,当下南京明城墙跨区分头管理,有文物、建设、园林、旅游等部门多个“婆婆”管,经费投入、专业人员不足,保护监测科技水平跟不上等,“这些问题都要完善”。

  对南京部分新建“假城墙”、“假城门”的质疑,他表示,只要达到可识别性、可逆性、尽量“原装”的要求,可基本满足申报条件,即:因倒塌而新修复的墙体、原有墙体能够肉眼识别,拆除重建时,不影响原有文物安全;没有一定必要性,尽量不修复,保持“原装”。

  他认为联合申报城市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并建议分批申报,“先成熟的先报,条件不具备的后报、扩展原有项目。比如京杭大运河申遗时,有数百个预选点,但最后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只有58个点”。

  贺云翱表示,目前已完成申报文本编制工作量的60%,预计年内完成主要编制工作。但申报成功进度取决于每个城市进度,无法推断,也无定论,“可能是五年,也可能是十年。”(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