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诗坛翘楚云集中国诗歌节 共论“梦想与现实”

2014年07月16日 15: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绵阳7月16日电 (曾云谭静林)从诗走到现实究竟有多远?一般读者是否还需要诗歌甚至文学刊物?新媒体的出现是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诗歌生态……16日,在第四届中国诗歌节诗歌论坛上,来自大陆和港澳台两岸四地的著名诗人、诗评家和当地诗歌爱好者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论诗歌的“梦想与现实”。

  “诗歌的想象或者虚构的特性不仅不排斥实实在在的积累,而且想象力愈是丰富的作品,愈是有深厚的现实生活底蕴。”82岁高龄的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谢冕在论坛上谈论自己的观点。这位著有《湖岸诗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十余种学术专著的老学者表示,想象力是诗的内功,而这种内功的形成由于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潜在的、特别的敏感。

  “诗歌是最精神化的艺术形式,是心灵的升华。诗要带有梦想的性质,但梦想不能悬浮在空中,要植根于现实之上,两者要以诗为通道相联系。”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吕进连续四次参加中国诗歌节,听完交流发言后触动很大。

  据悉,此次诗歌节盛况空前。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国内诗歌刊物主编、诗歌理论和评论家、港澳台诗歌代表、新诗界代表性诗人、古体诗词界等百余位代表在论坛上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诗意的“碰撞”,丰富诗歌的内涵,扩大诗歌的影响力。

  “翘楚会首,绵州论剑”。高端的诗歌论坛还吸引了当地数百位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前来“充电”。

  “通过这些名家的讲解,让我对诗歌的理论基础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我今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来自北川的诗人代表任继红从80年代起就“迷恋”文学创作,至今发表了30万字小说和诗集。“在家门口就能与诗坛前辈交流学习,机会很难得。”(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