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典《雷雨》何必怕遭“爆笑”

2014年07月28日 09:11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刚刚迎来80岁生日的经典剧目《雷雨》,于上周结束了在北京人艺的新一轮演出。令人没想到的是,这轮本该带有纪念意义的演出,竟然生出了事端。在其中的一场公益场演出中,很多大中学生凭低价票进场看戏,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学生们的“哄堂大笑贯穿全剧”。年轻观众的“爆笑声”,让在剧中出演周朴园一角的著名演员杨立新HOLD不住了。他连发五条微博,对此事表示不满,并且失望地表示,“这样的‘公益场’不演也罢!”

  杨立新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他是一个非常认真的演员,周朴园又是他极为看重的一个角色,是他在舞台上有声有色的真实存在。他了解这个角色的经历,知道他的内心世界,他曾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而认认真真揣摩过,是花了很多心血的。所以当他的满腹真诚遭遇“爆笑”时,他当然会催生出不适和不满。不仅是他,那些和他一样将《雷雨》奉为经典剧目的爱戏之人也接受不了这件事情,他们认为年轻观众的爆笑背后,是令人心寒的“教育之殇”。

  但是,面对这些指责,那些在现场“爆笑”的年轻观众也觉得委屈。一位刚好观看了那场演出的学生就曾撰文指出,现场观众有时爆笑,是因为“演出中,四凤、繁漪和周萍之间的互动方式太夸张了,完全进入不了生活,大家很不适应”,有时则是“人艺的演绎方式有些拿腔拿调、说话方式像80年代的译制片一样,经常出现如‘哦!亲爱的’那样的对话,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又忍不住想笑。”总之,他们对这出戏并不适应,似乎也不知该如何理解。

  演员委屈,观众也委屈,这次“爆笑”事件显然没有赢家。人们当然可以批评这是“教育之殇”。毕竟,正是因为经典文艺作品鉴赏在我们的教育环节中是有所缺失的,年轻观众才会对经典作品感到陌生和疏远。但另一方面,经典作品也确实离今天的观众太远。以《雷雨》为例,剧中的故事和台词是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的,如果观众对于这部作品及其创作背景有了起码的认知,或许也就不会产生那么多所谓的“笑点”。

  如果说“爆笑”事件证明年轻观众对于《雷雨》的理解出了问题,那么板子似乎也不应全部打在观众身上。因为经典作品本该就是不断被人重新理解和再认识的,而人们对于经典的理解也是需要时间的。比如,北京人艺当初打造的第一版《雷雨》,关注的就是阶级斗争和反封建;第二版《雷雨》中,创作者才注意到曹禺对人性的呼号;甚至直到2004年推出的第三版《雷雨》,曹禺对繁漪这个角色的喜爱才引起重视。

  从这个角度来看,杨立新没必要因为遭到“爆笑”而对观众失望,真正的经典不怕质疑,更不会被笑声冲淡。而提到“公益场”该不该演下去,这件事情恰恰说明,类似这样的戏剧艺术普及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继续做好的。当然,面对这些可能是第一次接触戏剧艺术的年轻观众,北京人艺等艺术机构可能还应该更耐心一些,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比如,通过发放宣传页或开展讲座活动,提前让这些观众对经典作品有所了解,是有助于他们理解艺术的。

  我们可以设想,那些曾经在剧场“爆笑”的观众,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对生活和艺术生发出感悟,当他们能够看懂《雷雨》这部经典作品,能够透过台词看到曹禺对人性力透纸背的刻画时,他们或许会真的爱上这出好戏。那时他们回忆起今天的这番争议,又会是一番什么滋味呢?牛春梅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