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指挥家里卡多·夏伊推首张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图)

2014年08月21日 11:05 来源:东方早报 参与互动(0)

  2014年3月14日,里卡多·夏伊(图右指挥者)率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音乐会。高剑平 早报资料

  贝多芬的交响曲到底是如何如此彻底地改变了音乐的阵地?指挥家里卡多·夏伊在年近六旬时寻找到这个答案。夏伊不久前刚刚指挥他担任音乐总监的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录制发行了他的第一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今年3月,夏伊率领这支乐团首次在上海奏响了马勒冷门的第七交响曲,指挥细致的梳理和磅礴的爆发力令人惊艳。许多原本表示听不下去“马七”的乐迷在夏伊的引导下真正感受到马勒晦涩音符铺排下理性与感性的博弈平衡。也是今年,夏伊收获合约,明年将正式接替巴伦博伊姆大师执掌斯卡拉歌剧院,与布商大厦的合约也已经续到2020年。眼下这个意大利人正步入指挥家最黄金的时期,掌控全球顶尖的交响乐团和歌剧院。而这个时候开始着手录制贝多芬显然最具说服力不过了。夏伊对贝多芬从谱面历史资料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他要做的,是呈现一个整体的“贝多芬交响曲套曲”概念。

  将九部交响曲视作统一的整体

  这套交响曲历时3个音乐季录制完成。录完之后,夏伊又带领该团在莱比锡、维也纳、巴黎进行了全套贝多芬交响曲的巡演,9月3日他们将在伦敦巴比肯中心演奏。值得一提的是,布商大厦管弦乐团不仅是全球最古老的乐团之一,他们也是贝多芬生前第一个演奏贝多芬全套交响曲的管弦乐团。

  不过对象是人们太过熟悉的贝多芬,是所有音乐家都“演烂”了的贝多芬,这套录音反而显得更引人关注。英国老牌权威古典乐杂志《留声机》在就这套录音采访夏伊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今我们是否还需要一套额外的贝多芬全集呢?夏伊之前,阿巴多、西蒙·拉特尔等大师都录制过贝多芬全集。《留声机》记者举例说他非常喜欢朱利尼(Giulini)与洛杉矶爱乐合作的《英雄》、《第五》和《田园》。夏伊认为朱利尼和洛杉矶爱乐的音色组合吸人眼球,但是却与他自己的贝多芬版本截然不同。

  在夏伊的理念里,他要做的贝多芬全集是一个“统一体(integrated)”,“我处理贝多芬交响曲的方式通常是将其看作是一部统一的作品,”他解释道,“这并不是说它们得全部一次上演,而是它们应该被当作是一部鸿篇巨作。”如果给了《第一交响曲》的柔板乐章引子部分以强拍,同时将《第九交响曲》的合唱高潮部分谨记在心,使得“套曲”——“有机统一的套曲”观念成形——而不是九场个别演出的合集,会怎么样呢?“这部庞大的作品是如此漫长、艰难,其形成必须采用逻辑的思维方式;想象一下九部交响曲都散发着逻辑性的思考。”显然眼下夏伊对如今的整部“套曲”的完成度还挺满意。

  “假设我可以一口气演奏这九部交响曲不停,我分析过每一部交响曲的结尾与下一步的开头,你会看到一个明确的逻辑出现,每一部交响曲显然都有不同的调性、形制与特性,但是所有的交响曲都属于一个统一的整体,一部作品。”夏伊说。

  还原贝多芬原速度

  卡拉扬1960年代的录音,以及1990年代大卫·津曼(David Zinman)指挥的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是两大同时段的高峰。夏伊的观点受到他们的实践影响,并由此实践他自己的两个观点——他决定准确按照贝多芬的节拍标记演奏。同时他反对自乔纳森·德尔·玛尔(Jonathan Del Mar)以来的新贝多芬版本的正统做法。尽管夏伊认为“非常美妙、有趣,当然也具有启迪作用”,但他还是决心回到Peters在19世纪晚期发行的版本中的做法。

  “我们从稍后一些的版本中知道贝多芬的标记往往被曲解,并且这个Peters版本是他们印刷的第二版,被看作最接近贝多芬意图的版本。连音和力度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很关键,并且这些标记都非常细致。不同的顿音记号以及其他记号都被清晰地标示出来,同时,诸多的力度标记都被重新发掘出来。”

  夏伊回忆起在他还是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客席指挥时非常喜欢乔治·塞尔 (George Szell)的贝多芬交响曲总谱版本,并且从其中看到了闪烁着的智慧之光。“在学习了他的总谱版本后,我发现了指挥有多需要使用谱子中的这些力度记号来达到更加清晰的演出效果。”使用这些力度记号从而使得一个当代管弦乐团达成内部统一,但夏伊不赞同添加乐器的做法,他不喜欢木管或是铜管加倍的传统。“莱比锡有一个相对较大的弦乐组,在均衡木管与铜管的原始编制方面,我需要更加注重力度记号,在聆听过程中,他们原本是与一个更小的弦乐队抗衡的。弦乐的力量在布商大厦管弦乐团那充满魅力的个性化音色中是主要元素;这种处理力度的方式是通过乐队制造效果的一部分。”

  当然,另外的颠覆传统之处是夏伊对于速度记号采用的大胆方法,其目的在于在一个规矩、有礼貌且穿着考究的贝多芬面前投下一枚“强力炸弹”。“在《第一交响曲》第一次首演之后,管弦乐团不知道该作何思考,也不知道他们该何去何从,但是之后他们就对这种挑战表示理解——这就是在接下来的三个季度该做的。”

  “我所做的就是选择一个贝多芬在总谱上写下来的速度!《第八》的末乐章速度基本靠近了贝多芬的原速。要连接这些弦乐上的双重三连音,我们为特定的清晰度特别训练。”《第一交响曲》的行板采用贝多芬的原速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乐章的规格,其压缩了贝多芬奏鸣曲的完满形式,并且改变了传统的快速的3/8拍,所有的都在1小节内,这使其具有巴洛克小步舞曲的性质。《第七》的末乐章如此多的音符需要在一个小节内完成,于是它经常被超出原速演奏。

  另一方面,和声在贝多芬的作品中是有力度功能的。“和声的改变在这种速度上更加切实可感,在《第八》的第一乐章,和声一直在变,他的速度表明了和声的不稳定性。将之与海顿或是莫扎特相比:和声转换之时,你会惊讶地跳起来,但是贝多芬却处于一直改变的状态。”

  从舒曼到约翰·凯奇 贝多芬的影响无处不在

  贝多芬可以说是自巴赫以来对音乐史影响最深远的作曲家。夏伊则是讨论贝多芬现代性的合适人选。他的父亲作曲家Luciano Chailly,与诺诺和贝里奥相熟。2004年荷兰广播发行了一套13张CD的唱片,记录了夏伊担任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常任指挥的16年: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贝里奥、马尔代纳、里姆、彼得·施特和特瑞斯坦·克瑞斯与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威尔第、马勒和摇头晃脑的贝多芬第二交响曲放在一起毫无违和感。夏伊1998年录制的瓦雷兹全套作品胜过了他所有的竞争对手。他将新音乐当做经典作品演奏,又像新作品一样演奏古典音乐。关于贝多芬之后的作曲家对其交响曲中和声不稳定性的继承,夏伊毫不犹豫地想到了罗伯特·舒曼。

  “那些舒曼所创造的正是贝多芬影响的直接后果!”夏伊激动地说,“他是贝多芬的深入研究者以及和声‘不稳定之王’,他在莱比锡居住期间,以评论家的身份生活,到布商大厦管弦乐团音乐厅听门德尔松指挥贝多芬的交响曲,并且总是对门德尔松的速度问题提出批评。”夏伊进一步详细阐述了舒曼与贝多芬之间的关联:“舒曼的《曼弗雷德序曲》惊人的不稳定。乐曲的结尾处你已经不能再承受更多因其音调的不稳定带来的紧张感。我在《曼弗雷德序曲》中听到了戏剧性、整体的黑暗情绪、迷惑的感觉,这些都是贝多芬《科里奥兰序曲》所开创的领域。”说到序曲,贝多芬在交响曲创作的同时还创作了五部序曲,夏伊发现了其他来源。“我认为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音诗概念始自《莱奥诺拉第三序曲》。贝多芬的序曲是整个《费黛里奥》的浓缩版,所有的人物,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其中。施特劳斯的音诗像《唐璜》、《蒂尔的恶作剧》等都是《莱奥诺拉第三序曲》的子孙,当然是再生的、有所发展的,但是这一切的开端都是贝多芬。”

  夏伊有关舒曼的想法,打乱了一贯认为的从贝多芬到勃拉姆斯再到勋伯格的历史继承脉络。夏伊收藏了一本有关之后的作曲家与合唱交响曲的关系的书,书中记录了马勒对第九交响曲编配的修整,其中一部分由勋伯格完成。“勋伯格对贝多芬音乐的核心信息稔熟于心,勋伯格与勃拉姆斯音乐之间的关系是听得出来的,但无法在勋伯格的音乐中直接地听到贝多芬的踪迹。但是看看书中勋伯格对贝多芬音乐的分析,我就明白他多么理解贝多芬。在追求形式的完美上,勃拉姆斯与门德尔松是那么的接近,但是贝多芬与舒曼他们是打破形式界限的人,他们无限的希望可以突破调性的限制”。

  斯特拉文斯基质疑贝多芬精神,晚年完全抛弃了调性。另一位现代音乐大师凯奇则干脆认为贝多芬的音乐已经完全没用了。约翰·凯奇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了情感操纵,明知机会渺茫也公然与之对抗。夏伊认为矛盾的是,将贝多芬与斯特拉文斯基放在一起总会很成功,因为他们之间剧烈的冲突,呈现“互不妥协的两种风格”。

  “斯特拉文斯基和凯奇他们需要贝多芬作为其对抗的支点,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艺术。即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凯奇所谓的‘无政府主义和声’,他们听上去是自治的,只需符合其自身的叙述目标和内在统一的法规。伟大的作曲家不仅更新音乐,他们会为和声创造新的文本,贝多芬、斯特拉文斯基和凯奇他们都做到了。”

  说到贝多芬交响曲的叙述,夏伊认为英雄、田园和合唱交响曲的慢乐章让音乐变得更好。“乐谱横向的形状战胜了纵向的和声,无终的叙述形状从第一小节到最后一小节。这样我想起了马勒,对于马勒来说贝多芬是一位大师,”夏伊说,“马勒通过贝多芬找到了无终旋律的奇妙。想想马勒交响曲所有乐章的开始,包括第十交响曲与《大地之歌》,前四小节他从来没有自我复制过。现在对于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也是同样,要注意到他每一部交响曲都是不同的,例如英雄与第五交响曲,就不需要引子,而第四交响曲,贝多芬就写了一个又长又精巧的引子。”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