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宋英杰1999年曾为《天气预报》不准道歉(图)

2014年08月27日 15:50 来源:扬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宋英杰在主持天气预报。

  高温多雨的天气,气象预报备受人关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每天的播出时间只有5分钟,却稳居收视率的前几位,即使大家说得最多的是“天气预报越来越不准”,但每晚七点半之后的这5分钟,还是有无数人守候在电视机前。

  60年前天气预报是秘密

  在60年前,明天是啥天气这件事,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还是个被严格管制的军事秘密。1949年12月,新中国第一个国家气象机构成立,那时候它的名字是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直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领导,职能是为国防服务。老百姓如果想知道明天的天气,只能从前一天傍晚的晚霞里猜测一二。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出于经济建设和防范灾害天气的需要,天气信息开始解密。8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签署命令将各级气象组织从军事等级转到政府等级,气象信息开始为经济建设服务。1956年开始,中国的老百姓可以从广播里听到天气预报了,《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等也会刊登第二天的天气情况。

  改革开放初期,出国考察热风靡全国,气象行业也不例外。1979年,中央气象台副台长王世平随团到日本访问。日本当地一家气象台热情招待,晚餐被安排在一家极富特色的居酒屋。通往后厨的过道上,还放了一台电视机,屏幕里正在播日语新闻。突然,屏幕上走出个小伙子,指着背后的一幅日本地图认真讲解。屋里的日本人一下全都不说话了,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屏幕。几分钟后讲解结束,大家才继续喝酒聊天。这景象让王世平吃惊不已,日方代表说,这就是日本的电视天气预报,这些气象信息由国家提供,由公司加工制作成电视节目,再通过电视向公众发布。这小小居酒屋里刹那间安静的几分钟,让中国气象人第一次见识到以电视传播气象信息的巨大效应。在回国的路上,代表团就开始讨论,中国的天气预报也应该有电视版。

  拿着墨水未干的稿子出发

  1979年开始,中央气象台和中央电视台开始协商合办天气预报电视栏目,前后长达一年半的时间。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形式不沉闷。这一全新的节目形式,双方都没有经验。最后大家决定,先效仿国外。

  当时,西方的气象节目大部分是由气象专家来主持。央视本身主持人不多,对气象知识也不了解,就决定由气象台派人担任主持。很快,中央气象台内部开始“海选”主持人,从一个二三十人的大名单里层层选拔,最后筛出一男一女两个人选。34岁的韩建钢当时已经是气象台的预报员,专业知识扎实,他成为最后选定的男主持人,女主持人则定为气象台职工李援。1980年7月7日,《天气预报》节目在央视一套亮相,“跟新闻一样是直播,在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之间播出,时间也只有两分钟”。最初的一个半月,每天下午5:00中央气象台数据一出来,韩建钢和李援就把专业术语改为通俗易懂的电视语言,半个小时后拿着墨水还没干的稿子,出发去中央电视台播音。因为技术水平落后,开播初期的节目影像甚至没有留存档案。当时的天气预报主持人,就是单纯念稿子。一个多月后,节目就改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播报了,大家熟悉的《新闻联播》主持人邢质斌和罗京都曾经播报过。当时中央气象台通过专用电话把稿子传给中央电视台,再把制作好的天气形势图由专人送过去。那时候没有光缆,也没有专车,气象台的曲声浦每天下午骑自行车到电视台送带子,风雨无阻。

  最初,气象主持人背后是事先印好的中国地图,上面的图标都是手绘上去的。1983年3月,曲声浦制作的城市灯光显示图板,被安装在新闻联播演播室,主持人念到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会亮起灯,由工作人员在幕后操作。这样观众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在播报的城市。《天气预报》播出初期,也有观众写信说,本来半小时的新闻时间已经很紧张,再插上一条天气信息,新闻就播得更少了。为此,央视和国家气象局还联合搞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民意调查,最后《天气预报》以80%的支持率得以幸存。

  播出史上的第一次道歉

  1989年《天气预报》从新闻联播里抽离出来,每晚19:30在新闻联播结束后播出。1993年,节目经历了一次重大改版。早在1990年,宋英杰就已经是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员了,他学气象出身,最初每天下班后把从北京到澳门的全国三十多个城市念一遍,只是一份兼职。

  当时,解说员背后并没有我们在电视机上看到的中国地图,而是一块蓝布,宋英杰就站在这块蓝布前想象着万里国土,指点江山,“有时候也会用浅蓝色的笔在上边勾勾画画,找找感觉”。节目录完,再用抠像技术处理成我们看到的画面。

  天气预报不准,可能是现在人们提到天气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1999年12月13日,宋英杰在当天的《天气预报》里,为昨天所作的失误结论道歉。前一天的结论是:水汽很难形成,降雪很难出现,但是这天一大早,宋英杰拉开窗帘,外面银装素裹。这是栏目播出史上的第一次道歉。

  今天,作为栏目里的资深老人,宋英杰记忆犹新的是,在15年前,如果节目中要作48小时以外的天气预报要层层审批,是件大事,因为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72小时预报的可参考价值非常低。而现在的天气预报水平可以做6小时、甚至3小时以内,或是一周、十天的天气预测,这是预报水平提升的一种表现。“以前《天气预报》节目的信息源比较单一,每天中央气象台把数据拿来分析,就可以用了,做节目更容易。但是现在不同,有中央一级的信息,有地方气象台的;图片有的来自网络,还包括林业的、海洋的信息等等,这些海量信息需要汇总,然后分析,做到随时播出。”

  宋英杰说,20年前第一次出镜,没感觉紧张,可能因为自己不是做新闻行业的,没意识到这个平台有多么不同寻常。现在,经过多年的历练,丰富的气象知识和经验告诉他,哪些是观众最需要的气象信息。 摘自《文史参考》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