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市教委:小一生仍将通过听力教材学习古诗

2014年08月27日 16:53 来源:新闻晨报 参与互动(0)

  虽然课本上删除了古诗,但老师会根据听力教材通过听、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古诗的音韵美。/晨报记者 陈征

  昨天,本报报道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中删去8篇古诗,在家长圈和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不少网友在为这项减负举措叫好的同时,也质疑“为何不让小学生学古诗”。

  昨天,晨报记者就此采访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市教委回应,8篇古诗退出一年级语文课本,目的是为小学生减轻识字和背诵的压力,但在小学一年级的听力磁带中仍保留了这8篇古诗,老师会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古诗的音韵美。

  为什么删除

  不费力认字,领略音韵美

  “现在哪个孩子不会背几首古诗,为什么要从课文中删除呢?”昨天在微信圈、新浪微博及众多网站论坛上,本报报道的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瘦身”的消息被大量转发,不少家长、网友在为这项减负举措叫好的同时,也不解为何8篇古诗要从课文中删去,甚至有网友认为“这样将不利于小学生传承中华文化”。

  “以往在课堂学习古诗时,学生不仅要面对生字,还要学习大量文学背景知识。”薛峰举例,比如《登鹳雀楼》,学生就要接触到鹳、涣等比较难的生字,老师往往还会补充不少关于朝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文史知识,家长也往往会让孩子进行背诵、默写,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如今古诗从课本转移到磁带,就是为了让学生不用费力认字,而是通过优美的诵读,领略古诗的音韵美。

  “小一新生年龄段的特征就是适合在听、读、诵中初步感受古诗的情境和音韵美,不需要每个字都认得或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更无须作抄默、背诵要求,所以这样的变化也充分尊重了学习规律,既达到了减负目的,又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规范了老师的教学方式。”薛峰说。

  课堂上如何教

  听磁带或教师示范进行

  古诗在课本中删除后,老师在课堂上怎么教古诗呢?

  对此,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薛峰昨天回应,一年级孩子的课堂,古诗并未退席,只是不再以书面形式呈现在教材中。古诗的学习是通过课前两分钟、语文拓展课和学科活动等时间,以学生听录音磁带或跟着教师示范进行诵读的方式进行。一套由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过传忠诵读的《小学语文古诗诵读(试验本)》音像资料已经由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并列入“2014年秋季上海市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供学校选用,任课教师人手一份。

  在《小学语文古诗诵读(试验本)》中,过传忠老师不仅诵读古诗,还采用互动形式,教授孩子朗诵技巧,讲述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修订前做什么

  深度调研,专家实地观课

  据悉,在此次教材修订前,本市进行了大量的深度调研,甚至组织高校语文专家实地观课研讨。

  薛峰透露,在将去年的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简称上教版)与人教版课本、以及一期课改时使用的S版教材进行对比后发现,上教版的识字量比人教版少了50多个,且识字坡度相对平缓;生字复现率上教版远高于其他两套教材,这些都有利于孩子对生字的认知和记忆;但在写字量上,上教版比人教版多了100个,读字量也是上教版超过了人教版。

  此外,本市还就原先的上教版教材对本市17个区县的867人次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调查,79%的教师认为“随着教材的进度,识字量递增的坡度比较平缓,有利于学生识字”,68%的教师认为“一年级语文教材对生字的掌握要求恰当,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达到要求”,但也有41%的教师认为其中部分课文较长,学生学习有困难;37%的教师认为识字量偏多,应适度减少。

  修订主要目的

  减轻“零起点”孩子压力

  针对此次课本修改,薛峰介绍说:“旧版本课本尽管总体评价尚可,但仍有不足,具体表现在篇目多、少数课文太长、带读字多、教学要求也被随意拔高。”薛峰透露,这些都是促使本市做出此次教材修订的因素,而最主要的目的则是为学生减负,让“零起点”的孩子不至于感受较重的学业压力。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表示,上海全面推进“零起点”,首先是从教学观念、课程标准和教学策略上进行转变。此次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大量调研与科学核定的基础上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瘦身,就是为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回应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将“零起点”教学和等第制评价落到实处。今年本市还将抓紧编制小学低阶段教学评价指南,推进等第制评价,同时还将对全市教师开展科学实施“零起点”的培训。

  此外,本次教材“瘦身”也将推动家长对“零起点”的科学认识。贾炜表示,“零起点”并不等于“零准备”。经过对2000多个孩子长达两年的跟踪和研究,发现小学一二年级对语文、数学、英语学习水平有直接影响的素养,即理解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和精细动作等4个素养,而知识性的识字量和拼音等都排在后面,“这说明在学前的准备把学习素养培养扎实,对孩子今后的学习非常有促进作用。”

  [教育界观点]

  ●虹口三中心小学校长盛裴

  这样的课程减负,其实是给素质培养让出了空间。这也体现了这几年教委一直在给学生减负的用意。课程减负并不意味着课后时间让学生浪费,老师应该加以引导,让学生更注重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综合地培养人才。儿童学习应该有刻苦的品质而不是痛苦的过程。学校应该呵护孩子学习上的快乐。

  ●奉教院附小校长何哲慧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瘦身”了,所有年级的教材都应该配合瘦身,包括其他学科方面也是如此。教材应与国际接轨,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培养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这次课本瘦身确确实实给同学减负,让老师上课和学生学习都从容一点,家长也应该对孩子放松一些,不要逼着孩子“抢跑”。小一生本来就对古诗词一知半解,这次删去古诗词,学生可以在课外发挥想象力,多读一些绘本读物。

  ●培佳双语学校校长张平

  这次的语文教材瘦身有利于学生的减负,确实能给老师和学生减轻负担,增加空间。但教材的瘦身应该更注重课文数量的减少。

  ●收获杂志副编审、《语文是什么》

  作者叶开

  小学生正处在对语言节奏最敏感的时期,对韵节明快、词语简洁、意境清新的古诗有非常直接的感受,应该学习古诗。但针对小一新生,要挑选描写自然、动植物和世界的短诗,加以有趣的解释,就很容易学习,如《鸟鸣涧》、《静夜思》等,像“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种生动的描写,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公园参观、体会甚至画画,让他们充分领略古诗的美感,而一些相对呆板、注重说理的古诗则不宜在小学一年级课本中出现。

  ●复旦大学儿童教育社会学家顾晓鸣教授

  儿童在二到八岁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课本中的古诗词诵读有利于孩子发音器官以及音位认知的发展。课本中古诗词其实加入生活场景,孩子还是能理解的,只需稍加解释即可学会,不应避讳一些比较难的理论和道理。课本中的古诗词没有了,家长平时更应该加强孩子的课外教育,多一些诵读、儿歌、音乐等。孩子有可能不能读写,但这些种子都能在发音系统中生根,有助于未来的发展。

  ●张江高科实验小学老师江晓雪

  “在以往教学中,我发现古诗诵读是不少小朋友最喜欢的部分,而且难度低,不会让孩子显示差距。”江晓雪透露,由于古诗朗朗上口、短小易记,所以深受学生欢迎,即便认字不多的学生也能自信地背诵,所以在班级活动上常把背诵古诗作为让学生展示风采的环节,而古诗转为纯听读后,更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能全身心浸润到古诗的熏陶中,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记者 李星言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