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7岁宁波评话泰斗张少策收徒 新徒系电视台主持人

2014年09月10日 10:50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昨天下午,宁波城隍庙民乐剧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座无虚席。身着中式长衫的宁波评话泰斗张少策,端坐于舞台中央,接受宁波电视台《来发讲啥西》、《天然大舞台》栏目主持人之一的阿伟拜师大礼。

  随后,已经87岁高龄的张老向阿伟回赠了拜师礼物:一块醒木、一把折扇、一条手绢。

  这三样东西,正是宁波评话演出仅有的道具。如今,宁波评话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但在宁波,会讲宁波评话、愿意去听宁波评话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钱江晚报记者在民乐剧场拜师现场看到,坐在底下静静等待拜师完成之后的中秋曲艺展演专场的观众,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在后台准备的演员也有五六十岁了。曾经风靡宁波的地方曲艺宁波评话,变成了只有老人演、老人听的“老古董”。

  给张老连讲了两小时故事

  终于成为“活武松”关门弟子

  今年87岁的张少策出身于评话世家,18岁开始上台说书。在69年的评话艺术生涯中,他为开拓、发展宁波传统曲艺——宁波评话呕心沥血,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张少策擅长的书目是祖传的《水浒》、《岳传》、《杨家将》、《隋唐演义》、《宁波王瑞伯》等。《水浒》是他的拿手好书,在宁波,张老有“活武松”之称,拥有众多票友。他还曾于2004年获“宁波市杰出曲艺家”荣誉称号,2006年获“浙江省民间艺术家”荣誉称号。

  新徒弟阿伟今年44岁,是宁波电视台的当红主持人,之前也曾在中央电视台工作过,在宁波有不小的知名度。

  一位是深居简出的耄耋艺人,一位是风华正茂的当红主持人,两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结下师徒之缘的?

  阿伟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他是听张少策的评话长大的,对宁波评话一直很感兴趣。而他本身也喜欢讲故事,读书时还拿过“全国故事大王”比赛第二名。

  前不久,宁波电视台《天然大舞台》栏目请张老来录一档节目。张老说起宁波评话日益衰落、后继无人时,眉目之间流露出来的酸楚,让阿伟动了向张老拜师学艺的念头。“等我退休后就开个茶馆,给喜欢我的观众们提供一个可以喝茶、聊天、听故事的地方。”阿伟说。

  一开始,张老看阿伟是当红主持人,觉得他平时肯定很忙,哪有时间学艺,以为他只是随便说说的,并不愿意收下这个徒弟。没想到,阿伟比张老想象得要“难缠”得多。从鄞州邱隘到宁波市区,阿伟软磨硬泡,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路上不停地讲故事,让老人见识到了他“嘴皮上”的功夫和诚心,才终于答应收下这个“关门弟子”。

  对于今后如何学以致用,传承宁波评话,阿伟已经有了打算:“我问了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几个同事,像七色花少儿艺术团里有好的苗子有愿意学习宁波评话的,我就要过来,把张老师教给我的,也一样教给他们。”

  在这里,钱江晚报记者代阿伟吆喝一声,有愿意学习非遗文化宁波评话的小朋友,也可以向阿伟拜师学艺啊。

  415项民间文化资源

  60项消亡,上百项凋落

  宁波市文化馆副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孔燕告诉记者,随着张少策老先生年岁日益增大,加上他以前传授过的几位弟子因种种原因放弃了这一行,现在“宁波评话”的传承工作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如果再没有人传承的话,恐怕将来就要面对‘人走艺绝’的遗憾。”

  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翁仁康也发出了类似的感慨:“曲艺都是靠师傅口授心传,不少曲种都是单此一脉,一旦失传,这种曲艺形式便无处可寻了。所以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能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来拜师学艺,学习和了解宁波评话这种地方戏曲。”

  记者了解到,2004年,宁波市群艺馆民间艺术研究部曾对宁波的民间文化进行过大摸底。当时,全市共有表演、造型、民俗类民间文化资源415项,已经消亡的就有60项,或仅留下一些资料供后人研究,或仅仅留下一个名字。而剩余的部分,又有100多项民间艺术处于久不登台、传人凋落的境地。2005年3月,宁波地方曲艺曾举行过一次大汇演,仅有10个宁波地方曲种上台。

  时至今日,宁波地方曲艺品种一步步衰落的命运,并没有得到改观。记者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之前却从未听过“宁波评话”、“雀冬冬”、“三北小锣书”这些地方曲艺,身边的人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在15个地方曲艺品种中,活得稍微好一点的只有宁波走书,在鄞州、慈溪、奉化、北仑一带农村地区非常流行,逢年过节时,各乡镇纷纷请他们到村里去“闹一闹”。其他的大多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孔燕说,像国家级“非遗”四明南词,尽管已有了传承基地,但能唱的只有五六个人,能够露脸的机会也不多。

  张少策老人说,地方曲艺品种衰落的原因,首先是能够供曲艺家们演出的场地越来越少了。“以前宁波到处都是茶馆,但现在,宁波仅有民乐剧场一家还有宁波评话的演出,门票只要六块钱,要靠政府补贴才能生存下来。”

  地方戏曲唱戏的人少了,也老了,听戏的人也随之越来越少。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的传承断代,是这位耄耋老人最为心疼心酸的事。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