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广州文物如何“应修尽修”?

2014年09月11日 15:4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主持人:纪映云

  今日议题

  从今年起到2018年,广州市级财政将每年安排6000万元,建立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争取5年时间基本实现广州文物“应修尽修”。广州市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请示》。据透露,将在明年6月前建立全市的文物信息数据库,包括历史建筑在内的文化遗产信息都会上网,供公众查询。

  专项资金中明确,每年拿出2100万对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这对私人业主们是一个佳音。此外,还将聘请文物保护监督员,对文物保护义务人或者产权人是否履行义务进行监督。

  据悉,广州以立法形式明确设立文保专项资金的做法领先全国。

  三员议事

  有时,有钱还不如没钱

  特邀议员

  林琴西

  保护文物有几难?第一当然是资金筹措难,其次是维护保养难,第三是“修旧如旧”难。

  如今政府拨出了不少资金,保证“应修尽修”,这对于戴上了文物帽子的房屋来说,不啻是一个福音。但接着的问题,就是要警惕修整性破坏——不排除有这样的业主,拆旧改新,搞得面目全非,这样的话,有钱还不如没钱呢。

  “数字化”的文物保护

  特邀议员

  何龙

  所谓文物,都是有历史的物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保护文物时,只能用“历史的办法”。实际上,现在的许许多多的事物都在数字化,建立全市的文物信息数据库,就是让文物保护与保修数字化。这可以防止东一榔头西一棒、丢三落四的缺陷。而且把这些信息放到网上,既有据可查,也可让保护文物的热心者参与其中。

  用现代技术保护历史文物,这是今天嫁接昨天的范例。

  “应修尽修”理所当然

  特邀议员

  小乔

  盛世修典,修缮古迹文物,经历了发展的冲动后,广州重回保护的理智。

  之前即有报道称,海珠某祖屋列入文物范畴,年久失修几至倒塌,政府说没钱,私人无权修,要找家有资格的装修公司,都搜寻无门。有此专项资金后,于私人业主或许是一个佳音。理论上说,既然是你划定的保护范畴,那就应该你先尽到保护的义务,不可能你保护我掏钱吧,因此“应修尽修”理所当然。在对产权人进行监督的同时,更应该对政府的保护义务有更透明高效的公开。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