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大学开放灵堂 吊唁汤一介(图)

2014年09月12日 09:0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昨天一早,北青报记者随引导讣告沿未名湖一路向北,便看到新建不久的人文学苑。令人意外的是,汤先生的灵堂并未设置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而是选择了人文学苑1号楼108会议室,而这里距离先生生前的办公室仅有百米之遥。灵堂正中摆放着汤先生的遗像,两侧则整齐地码放着汤先生一生的全部重要著作,包括《中国儒学史》、《汤一介集》和《儒藏》,供前来的亲朋好友凭吊这位为哲学事业倾注毕生心血的老人。不时有老人红着眼睛,从灵堂掩面而出。

  “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

  一只已经先飞走了”

  遗像两旁挂有北大哲学系主任王博题写的挽联:“阐旧邦出入佛道儒典三教人物各有乐地,辅新命会通中西立人极四方圣贤皆同此心。”1985年,王博走进北大哲学系,成为了汤一介先生的学生,师从先生近三十年,这副挽联是王博对先生学术的理解,上联讲先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儒释道三教全部展开,并不局限于某一家。下联则是对先生中西维度的赞扬,“他是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王博感慨地说。

  上午9点,吊唁还没有正式开始,汤一介先生的夫人、北大教授、著名比较文学研究专家乐黛云来到灵堂,她身穿黑色套装,面色凝重。一位是哲学泰斗,一位是比较文学的拓荒者,自1952年结婚,在60多年的岁月中,汤一介与乐黛云一直风雨相伴。

  乐黛云会为汤一介写下吃药的时间表,汤一介也会把乐黛云爱吃的零食放在方便拿取的柜子里,两位老人在未名湖畔散步时,汤一介还会揪着乐黛云的衣服,生怕患有腿疾的乐黛云跌倒。几年前,太白文艺出版社曾出版随笔集《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其中一半是汤一介的文章,一半是乐黛云的文章。如今,“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一只已经先行飞走了。

  相濡以沫几十载,面对丈夫的离去,乐黛云看上去很平静,反而在安慰来访的亲友。昨天,她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来到灵堂,三鞠躬之后却泣不成声,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离开灵堂。乐黛云离开后,她的家人送来一张古典音乐光盘,灵堂里的哀乐随即换成古典音乐,缓缓流淌。“汤先生是很喜欢古典音乐的。”王博回忆说。

  “67年前的老室友就剩两个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十几岁的汤一介跟随父母从北京转到昆明,先是在一所县立中学就读,后来转到西南联大附中,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跟不上”,只好复读初一,初二时因为物理、数学不及格,汤一介只好留级。那时,班上同学都比他小,这让处在青春期的汤一介十分不自在,下半学期就“逃”回了昆明。

  1946年夏,汤一介全家搬回北京,他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但却不幸落榜,只好进入北京大学先修班学习。第二年夏天,汤一介再次参加大学考试,终于如愿以偿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进入大学后的汤一介,专心致力于哲学,在同学眼中,那时的他是一个很有思想、很有头脑的学生。

  “67年前的老室友,当年一共7个人,现在就剩下两个了”。昨天,在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的灵堂外,杜光老人久久不语。杜光老人是汤一介先生的老同学,67年前与汤先生等一共7人是同寝室的同学,“现在就剩下两个人了。”杜光老人说,往事历历在目,他失去了一个很有成就的老同学。“一介书生,胸怀经纶,功在国学,遗风永存。”杜光老人提笔写下一副挽联。

  “做汤先生的学生很幸福”

  除了同事,昨天前来吊唁的人中,最多的就是汤一介先生的学生。

  上午10时,78岁的孙月才先生在夫人的陪伴下来到人文学苑1号楼。老人身着黑衣,神情肃穆,三鞠躬之后转身,取出纸巾,摘下眼镜,擦拭泪水。孙月才先生是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50年前,他是在北大攻读外国哲学史的研究生,虽然不是受教于汤一介先生,但一直奉先生为老师,“国学的巨大损失啊!”从北大毕业后,孙月才老人在上海工作。上世纪90年代,他和汤老师曾在上海很多国际文化会议上遇到过。他曾有一次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为汤老师和另一位老师拍了照片,“我没有把照片寄给汤老师,很遗憾。”

  孙月才老人记得,汤老师虽然学术成就很高,但从不自称哲学家。谦虚谨慎也是雷立柏对汤老师的印象,这位来华近20年的奥地利人在1996年成为汤一介先生的学生,也是汤先生唯一一位西方籍的博士生,“当我听到老师说‘我知道我不如我的父亲’时,我心里很难受,他是个谦虚的人。”雷立柏还曾邀请汤先生为他的新书写序,书中有些观点是对中国文化的批评,汤先生说“没有关系,只要是你真实的思想将可以。”这令他非常感动。

  汤一介先生对小辈的宽容和照顾让多位学生记忆犹新。俞菁慧是汤先生2009级的学生,在她博士生面试之后,汤先生就为了她做了四年学习生涯的规划。“做汤先生的学生很幸福。”俞菁慧感慨地说。

  文/本报记者 董鑫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