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纪念盛京定名3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沈阳举行

2014年09月15日 11:02 来源:沈阳日报 参与互动(0)

  9月11日——12日, 沈阳故宫博物院召开“清前史研究中心成立暨纪念盛京定名38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马大正、朱诚如,辽宁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杨路平,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殷仁连,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冯彦,市文物局局长宋振虹等应邀参加研讨会。

  “清前史研究中心”

  在沈成立

  9月11日,在会议开幕式上,“沈阳故宫博物院清前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与此同时,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清前史研究文化基地”也正式落户沈阳故宫博物院。

  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创业,至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是清王朝在东北地区奠基发展的阶段,习惯上称为“清前史”。沈阳故宫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历史遗迹,也是收藏清前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鉴于沈阳故宫博物院所具有的多重文化价值,且在清史、清宫史、满族史、明清历史和艺术品文物研究方面具有悠久的传统与传承,经过沈阳故宫院领导数年筹划与努力,首次成立专门机构研究清前史,这是沈阳故宫博物院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开拓与创新。

  “清前史研究中心”为沈阳故宫博物院所属学术研究机构,旨在以沈阳故宫博物院这一载体优势,利用清沈阳故宫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及馆藏明清文物藏品,以及博物院数十年积累的学术基础,汇聚海内外清前史研究方面有深厚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开展各项专业性学术研究活动,将本中心建设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清前史研究中心,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永久性学术研究基地。

  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冯彦对“清前史研究中心”的成立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殷切期望:“沈阳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单位,是清文化的发祥地,收藏着两万多件可移动文物和100多座不可移动文物。许多能够代表清前历史文化的遗物和被完整保留下来的清开国时期以及清帝东巡时期的宫殿建筑群,是我们研究清前期历史的遗产资源。研究清前历史,我认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这些历史遗存,需要我们去更加深入地研究、需要不断去挖掘其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信息。我们期待,沈阳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清前史研究中心’将担负起这历史使命,名副其实地成为清史研究的阵地和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

  沈阳故宫在自身发展建设中,通过学术会议、科研合作项目等吸引了大批专家与学者,共同参与博物院的科研工作。为更好开展和推进相关研究课题,博物院聘请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清史》编纂传记组副组长、明清史研究专家李治亭先生及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中心主任、明清史研究专家徐凯先生担任“清前史研究中心”首席顾问,以协助博物院做好专业人员培训、学术研究课题立项及编写等任务。

  据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白文煜介绍说,“清前史研究中心”将以清前史、清代宫廷史、清前期宫殿与都城、满族历史和文化、盛京(东北)地方历史和文化、明清文物藏品等内容为研究重点,挖掘和研究清沈阳故宫所蕴含的历史、人文资源,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各项业务工作提供科研保证,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世界性的清前史研究提供重要平台。

  白文煜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清前史研究中心和文化基地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沈阳故宫在东北三省及全国的总体学术水平,培养和带动本单位、本地区专业人员的研究实力与研究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沈阳故宫在清前史研究方面的学术领导地位。”

  单霁翔院长阐述“博物馆管理中的辩证法”

  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沈阳故宫博物院已经走过80多年的历史了,它无论从管理还是博物馆职能的发挥都是全国历史类博物馆的一面旗帜,做出了很多积极的贡献。沈阳故宫是一个世界级的品牌,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将它的能量得到极致性的发挥,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在大会的专题报告中,单霁翔院长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做了题为《博物馆管理中的辩证法——以故宫博物院为例》的讲座。单院长通过工作实例,对北京故宫这一宫廷遗址类博物馆的“禁”与“放”、“堵”与“疏”、“古”与“新”、“慢”与“快”、“减”与“增”、“闭”与“开”、“精”与“博”、“雅”与“俗”、“内”与“外”、“学”与“研”等十对关系做了详细阐述。正是由于处理好了这十对关系的位置,故宫博物院文物本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历史信息的记录更为完善,观众参观环境较之前有了质的改变,参观体验、信息获取更加丰富多元,在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传承方面有了更广泛的平台,交流渠道愈发广阔。两个小时的精彩报告,对同为宫廷遗址博物馆的沈阳故宫博物院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顶尖学者云集开拓清前史研究新空间

  本次学术会议邀请到来自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省社会科学院、辽宁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历史博物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台北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高丽大学、韩国京畿大学、韩国庆北大学等58家单位的国内国际专家学者、嘉宾共120人,提交学术论文86篇。论文研讨主题围绕“博物馆管理”、“清前史”、“满族历史、文化与满语文”、“盛京史地与文化”、“清宫史、文物、考古”等五个方面。

  与会专家认为,清前史的研究,着力点在满族的崛起与金国(清)的建立。关于满族的形成及扩张,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朱诚如先生认为主要是民族的渗透、融合,以及八旗制度的建立。满族尚于学习、勇于创新,且能够“和而不同”,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朱先生认为清前史从时间跨度上是入关前后的延续;清前史研究虽然取得丰硕成果,仍是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学界同仁尚需孜孜以求,发表更有价值的论著;清前史研究需要关注建州女真的源流及谱系、清的辽东汉区政策等问题。著名清史、满族史专家、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庄吉发先生精通满文,据他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的《满文老档》就是万历三十五年清朝入关前用满文记录的档案。

  在分组讨论会上,诸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清前史研究进行了阐述。中国社会科学院滕绍箴研究员的《论清太祖以儒家思想建国》、南开大学杜家骥教授的《清入关前皇家、宫廷礼制及其演变》、辽宁大学张杰教授的《清太祖名为“努尔哈齐”述论》、台北故宫博物院周维强先生的《明季沈辽之役新探》、中国人民大学杨益茂教授的《努尔哈赤对明谍战述略》、韩国庆北大学洪性鸠教授的《入关前的后金、清和日本》等,均从不同角度切入论述“清前”这一特殊历史,专家学者思想的激荡开拓了清前史研究的新空间。

  深入挖掘

  盛京定名的重要意义

  公元1634年,皇太极将沈阳命名为“天眷盛京”,标志着沈阳完成了从明中卫城到清初都城的演变,一跃成为清入关前的政治、军事中心,同时体现了满洲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清军入关之前,以盛京为中心,以辽东地区为主要范围,盛京文化逐渐兴起。此时,满族正处于蓬勃向上的发展时期,盛京文化也呈现出勃勃生机。入关之后,盛京文化随着满族内迁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盛京文化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包括一宫两陵、七庙四塔、十余座盛京王府、汗王宫遗址等等。清入关前盛京文化虽未出现优秀的文艺作品,但以满文为承载主体的文献记载之丰富堪称空前。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张玉兴研究员的《从清初旗人文化成就看辽海文化的特殊贡献》、沈阳故宫博物院佟悦研究员的《清入关前盛京文化的地位与影响》、辽宁大学丁海滨教授的《中国古代留都总论》,辽宁大学张丹卉副教授的《清太宗定名沈阳为“盛京”与其国势之发展》、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刘长江研究馆员的《清盛京城思想文化内涵研究》、南开大学常建华教授的《清中叶盛京地区地方行政职役试探》、抚顺社会科学院张德玉研究员的《盛京甘氏由势族到仕族的发展历程》、吉林师范大学孙守朋副教授的《陈梦雷在盛京述略》等,分别从盛京文化视角论述了定名盛京及建设盛京的重要意义、留都制度的来龙去脉、旗人的文化成就,汉人对盛京文化的贡献和所受影响及盛京地区基层治理制度等,角度独特,史料翔实,使与会者眼前一亮,深受启发。

  研讨会

  取得丰硕成果

  在海内外学者共同襄助下,本次学术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概括本次研讨会的特点,一是会议的创新性,以“清前史”为主题,在清史学界尚属首次。“清前史研究中心”之命名,即是诸多专家学者讨论之成果。二是会议的国际性,与会者包括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内地、台湾地区的120位学者,有70余位代表在分组讨论会上发言。三是会议的广博性,会议课题涵盖博物馆管理、清前史、满族历史、文化与满文、盛京史地文化、清宫史及文物、考古等类别。四是会议的实证性,与会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大量引用《满文原档》《实录》《满文内国史院档》《朝鲜李朝实录》等原始档案资料,论据充足,内容翔实,逻辑缜密,富于启迪。五是会议的开拓性,会议提出了一些清前史研究问题,诸如建州女真的源流及谱系,清的辽东汉区政策,清与朝鲜、蒙古关系,早期降清汉人评价,明清战争重要节点,《满文老档》版本等。六是会议的建设性。与会专家学者对清前史研究、沈阳故宫博物院清前史研究中心的发展提出的诸多建议,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庄吉发研究员建议清前史研究中心利用两岸满汉文档案以及韩国汉籍,修好通鉴长编。国家清史编委会副主任马大正先生建议清前史研究中心深化资料的整理,特别是大型的基础资料整理等等,对沈阳故宫博物院“清前史研究中心”下一步开展工作极具建设性和参考价值。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