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东青州活态非遗展示街见闻:民间老艺人本色演绎

2014年09月16日 22: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山东青州活态非遗展示街见闻:民间老艺人本色演绎
9月16日,75岁的张桂花早早来到非遗展示现场,演示草编工艺。 杨晓卫 摄
    9月16日,魏在光在山东青州宋城非物质文化展示街扮演“货郎”,别的项目都是固定的,魏在光可以随时流动。 杨晓卫 摄
    9月16日,美国小伙儿魏宜安在山东青州非遗展示一条街体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杨晓卫 摄

  中新网青州9月16日电 (杨晓卫)“长袍马褂黑毡帽,大步流星锣鼓敲。痴迷艺术甘投入,穿越时空成自豪……”尽管下着雨,魏在光16日还是来到山东青州宋城非物质文化展示街“上班”,他的老伙计们也都各就各位说快书、拉洋片、捏面人和演示纺线等展示各种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往游人漫步其中,总忍不住驻足上前询问体验一番。

  中新网记者当日漫步青州宋城古街和北门里古街,山东快书段子、“磨剪子戗菜刀”、“剃头挑子”的吆喝声不断传来,随处可见展示非遗文化的老者脸上带着笑,手把手交那些有心体验项目的年轻人怎么纺线,怎么织花边。

  家住古街附近的陈学增常常忍不住到古街上观赏体验,他指着织布机说:“我奶奶手摇纺车给我做的粗布衬衫,穿着真是舒服。年轻人也应该到这里来,了解了解历史是怎么一步步演变的,这都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

  年过古稀的谭有礼在古街重拾了自小喜欢的快书艺术,他说也没什么理由,就是“说说快书我高兴,观众也高兴。”

  同样很高兴的还有从小在美国长大的魏宜安,这个23岁的年轻小伙子从踏入古街那刻起先后亲自体验了大碗茶、纺线、传统剃头挑子等非遗项目。已经在山东学习了两年中文的魏宜安可以用流利的中文与老艺人交流,得到新的知识,他会一边用小本子认真记下,一边念叨着“太有意思了,我一定要把这些说给朋友听。”

  山东青州是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记载称“海岱惟青州”,历史悠久的青州历史遗存丰富。

  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业务科科长马爱娟介绍说,为保护这些文化遗产,青州从2012年5月开始,通过政府买服务的方式,组织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进行货郎、捏面人、布艺等民间艺术展演以及扑蝴蝶、挫琴、八角鼓等30多个项目,100多位艺人在古街区进行常态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演的形式让随着城镇化建设慢慢消失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生机。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各位民间艺人有不少还意外收获了天资不错的徒弟。

  说起徒弟,掌握山东快书、拉洋片和货郎叫卖等多种才艺的魏在光非常激动,三年间,有三位徒弟主动找他学习。“我的那个小徒弟董传捷真是天生奇才,他在整条街上转了一圈后,最终决定拜我为师。经过两年的学习,他已经能熟练演绎6段快书了。”魏在光说,小徒弟现在已经上高中了,学业紧张,每到暑假和周末还是回来找我练习。希望他能一直坚持下去。

  青州市文化馆副馆长李江涛表示,文化离不开人,它由民众创造,也由民众传承,通过“非遗”活态表演,让民众参与其中,传承才有生命力。(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