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家书是不会说谎的历史 有带乡土气的中国梦

2014年09月23日 10:07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周末的下午,张丁喜欢到家附近的潘家园古玩市场转转,偶尔在这儿也能淘回些旧书信 记者胡琴沁 摄于北京市潘家园古玩市场

  人大博物馆家书展厅内,200组共千封家书串接起老百姓自己的个人史,像是反映整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宏观又细微。

  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家书研究中心主任张丁说,新世纪前后,中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出台非遗法、颁布国家名录、划定保护区、认定传承人、出版文献档案,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传统家书的命运也迎来了历史的转折”。他用十年抢救家书,打捞民间记忆。他说,一部部家书完整地道出了中国的现代史和百姓的中国梦。

  每个带乡土气的“中国梦”

  “每一封家书都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是宝贵的记忆遗产。”张丁说,最初征集民间家书时,常有人问“我们都是普通百姓,信里说的都是家长里短,这样的信有价值吗”,他总是十分肯定地回答“有,当然有。正因为你们是普通百姓,你们的家书才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记忆”。

  他说,有许多家书令人过目难忘:名人家书信笺考究,书法、文采一流,即使日常琐事,都有趣味。“而普通人的家书,带着乡土气息,看似寻常,却常充满喜怒哀乐、刻骨铭心的感人故事,讲述着普通人的大梦小梦。”

  写给最亲近人的信,最不可能说假话

  2004年12月10日,一条广播改变了时任央视编导张丁的人生轨迹:“美国历史学者安德鲁·卡洛尔发起了抢救美军战争家书的遗产工程,用3年的时间征集到5万封美国军人的家书,并精选出200封,编写了《美军战争家书》。”这是他第一次认识到家书的力量和价值,次日就拿出了“关于征集民间家书的设想”。

  张丁认为,家书在文学表达和传播方面的优势就是真实可信。“写给最亲近人的信,最不可能说假话,所以有人称它是‘不会说谎的历史文件’,成为一些研究者最喜爱的参考资料。”

  “在家书里,大事小事都可以找到历史注解。”他说,阅读了大量民间家书后,从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每个家庭的生活轨迹、情感历程里,可以读出中国社会的变迁。

  他说,上世纪50年代,家书在内容方面,除保留传递家庭信息、表达亲情的功能外,多谈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人们建设新中国的热情空前高涨,这些都在家书中有所流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信封、信纸上特定符号开始出现,如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他说,内容上,在家书中较多空洞的“革命道理”,也留下了包括家庭、个体思想挣扎及情感磨难的第一手历史资料。

  他分析,1978年年底,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民间家书也返璞归真,“红色”标志悄然退出。1982年宪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家书迎来大发展时期。

  他认为,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家书的“黄金期”,家书成为普通家庭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因此得以保留下来大量书信。“这一时期家书中关于恢复高考、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出国潮、下海潮、反腐败、返乡探亲、两岸三通、炒股、抗震救灾等的记载较多,也较为详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希望更多人参与抢救家书

  今年,距张丁等人发起家书抢救的征集已过去近十年,他仍对家书的命运感到忧虑。“抢救的速度总是赶不上老人去世的速度,老人离世意味着很多书信将被丢弃或是遗失。”

  “家书确实是一个宝藏。从文学、历史、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心理、书法、美学、集邮等学科角度,均可以对家书开展研究。”他说,家书具有遗产价值、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具有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双重属性。

  他坦言,也正是由于家书并不属于任何一门具体学科,在学术研究中处于较边缘状态。2009年,他带着“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有了常设展厅,但距他理想的家书项目全产业“六个一”(一个博物馆,一个学会,一套丛书,一本杂志,一个网站,一档电视栏目)仍有较大的距离。

  他说,抢救家书将是他一生的事业,也希望更多人参与、响应其中,“这些一点一点打捞出来的历史、活着的声音,将唤起人们尘封的情感,唤醒有温度的民间记忆,从而唤起更多的人进一步去追寻家书中蕴含的情感力量和尚未开采的文化历史价值。”

  特派记者耿尕卓玛 发自北京

  资料>>>

  晋南农民白话“圆梦之旅”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现在,张丁还津津乐道十年前征集到的第一封家书。1989年,一位只读过半年书的晋南农民,看望子女后,坚持乘飞机返程,头一次坐飞机回家,很兴奋,给儿子写了一封平安家书:

  当初我依(以)为北京——太原山多,怕飞机重(撞)。其(岂)不知在上边看见山,好比把风景划(画)在地上一样,再有60多个山高才能奔上飞机,太阳照的山阴阳分(得)很清丑(楚)……有人说上下不同的感觉,头发涨(胀),耳根发涨(胀),我感觉上着知道是上,但是不是一次能上到鼎(顶)……

  “这封大白话的书信,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中国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丁说,尽管有别字,但这位淳朴率直农民父亲的“圆梦之旅”令人难忘。作家陈建功看到这封家书后,感慨地评价:“再伟大的作家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