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复旦大学教授:文学史写作越来越趋同

2014年09月30日 11:09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戴燕的《文学史的权力》被称作是研究中国文学史必然绕不开的著述。日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戴燕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对于当下中国文学史的“拼写”之风,戴燕曾在《文学史:一个时代的记忆》中尖锐地批评道:“也就是最近二三十年吧,时常听人言:如今不是个体而是集体书写历史的时代、不是通才而是专家大行其道的时代。文学史这一领域的流行做法也和其他学科一样,多是聚合起各时代各专题的学者专家,请他们分头著述发挥其所长,然后汇集成一大通史、一大项目。这样一种操作办法,据说既可体现人人平等的原则,又赶得上现时代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潮流。而当学术生产也为这种拼装之风所笼罩时,自然而然地,人们就把做一名好专家当成了理想中的最高学术境界,当成了衡量一个人专业水平的关键性指标,这时候,倘若有人宣称自己的理想为‘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恐怕是难逃‘狂妄’、‘空疏不学’之讥的,就算司马迁活在今日,他大概也只敢去写一部‘断代’的《史记》。”

  女性作家难入文学史

  《文化广场》:20世纪初,受欧洲和日本文学史书写模式的影响,中国开始出现“文学史”这种著述体裁。那么,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在向欧洲和日本学习过程中汲取了哪些营养,又产生了哪些本土化特质?时至今日,这种文学史书写成熟了吗?

  戴燕:在中国,文学史的书写一开始是为了教学,一百多年来有那么多文学史出来,层出不穷,大部分都是因为教学。而教学方式的改变,又是同整个国家的现代进程联系在一起的,到今天,谁能说得清我们生活中有多少是外来的、多少是本土的?所以我并不希望用这种截然两分的说法。事实上,各国文学史在创始之初,也是为了促成各个国家的文学对话,这样,有了德国的、法国的、日本的、俄罗斯的文学史,才有了中国的。起先是英国人、日本人代我们发言,然后中国人自己写。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现在认为很重要的一些学者,在他们的著作里面都有很清楚的比较意识,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的文学史,行文里面常常会写到“我国”如何,说明概念中也还是有别国的存在。

  当然在对话的过程中,首先是我们自己发生了改变,不光是文学观,包括讲述文学史时用的概念、整个语言系统都在随时而变、随世而变。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加入,是不是也造成了世界文学版图的震荡,让欧美人的文学观念大受冲击,这我就不知道。有一年我跟着孟华老师去参加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的年会,很短的时间,感觉不是那么美妙,好像我们还是自说自话比较多一点。

  《文化广场》:在《剑桥中国文学史》中,包含了青楼文化、女性作家这样的主题,这是很新颖的写法。但在既有的古典文学研究中,女性几乎是处于极边缘化,甚至完全被忽略的状况。有的《中国文学史》,甚至只写进了李清照一位女词人。您怎么看待这种女性创作在中国文学史普遍“失踪”的现象?

  戴燕:“五四”以来的中国学界,其实是有过不少女性文学的研究,出现过像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和梁乙真的《中国妇女文学史纲》、谭正璧的《中国女性文学史》一类的著作,还有更多的从社会史角度进行的女性史研究。但是过去的文学史基本是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又带有树碑立传、确立经典的意思,由此,便很难将比较多的女性作家容纳进去。

  不可否认过去文学史的书写大多以男性为中心,这已经有人检讨过,不必再细说。我想应该注意的是《剑桥中国文学史》作者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他们不必写出一个光辉灿烂、源远流长而可以激发爱国热情的“文学史”,他们没有中国学者写作“中国文学史”时的这个责任,因此能够灵活地借鉴各种方法、吸收各家成果,来扩大文学史的范围,并且改变对历史上中国文学的一些传统评价。

  新观念要有史料支持

  《文化广场》:谈及“重写文学史”,其中争议多聚焦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对古代文学史反倒不太严苛。但莫砺锋教授认为重写古代文学史,首先应恢复对传统的敬畏。这一点,比重写现当代文学史更急迫。您怎么看待这种面对“重写”出现的分歧?是否存在哪种更急迫的“重写”?

  戴燕:莫老师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没有那么悲观。第一,“五四”那一代拼命推动新文学的人,反对的并不是全部古代文学,只是其中一部分,有褒有贬,否则胡适还讲什么白话文学史?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风气其实是在不断调整,这批人不是很快投入到整理国故当中?第三,正是由于有鲁迅、周作人、胡适等新文学运动骨干的介入,古代文学才迅速成为新文学的资源,没有变成博物馆里的古董。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我是觉得那一代学者非常了不起,因为他们用自己时代的文学观念刷新了传统文学的价值。要知道那个时代的中国学术已经不是经史子集的四部之学,已经失去了按照传统路数治学的条件,“五四”前后那批学者是用新的方法和实践实现了文学研究的现代转型。

  他们带入新的观念,推动了像敦煌、佛教文学和小说戏曲等领域的研究,在文学史上自有他们的贡献。当然,像骈文律诗一度遭到冷落,问题是韩愈他们不也讲过“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想要一笔抹杀掉六朝文学吗?六朝文学却并没有因此被消灭。让文化传统发生断裂,韩愈做不到,“五四”时期的学者也做不到。

  古代文学史的写作,还有一点不同,就是它在很大程度上仍要受制于历史上有关文学源流变化的叙述,换句话说,文学史早有一个既定的叙说轨道,是一千多年来逐渐形成的,跑也跑不远。所以胡适讲《白话文学史》,发掘了那么多传统意义上的非主流的白话文学,但也不能绕过“晚节渐于诗律细”的杜甫,不但绕不过,还要给出那么大一个篇幅,当然他有他的巧妙解释。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胡适心里,杜甫的分量还是很重。

  另外还必须要看到,“五四”前后运用新的文学观念写作文学史的是整整一代人,包括王国维在内,不是一个两个人。他们那一代人既是各写各的,又相互呼应,相互校正和补充,正因如此,才造就了那个时代的文学史面貌异常丰富。而那一代人的方法,差不多又要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才算结束,已经是第二代人在担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出版的两套“绿皮本”《中国文学史》,一套由游国恩领衔,一套由余冠英、钱锺书、范宁主持,大概可以说是集大成。这两套文学史,如果你撇开那些过分意识形态化的表述,就会看到它们把现代文学观念与传统文学史料结合得丝丝入扣,不但天衣无缝,而且一以贯之。

  我从上大学起就读这两套“绿皮本”,加上刘大杰的文学发展史,书都读散页了,每次翻开来,都是既佩服,又绝望。因为它们把那样一种模式发挥到了极致,后来人照本宣科,再怎么做也只能“炒冷饭”。20年前,我差不多就是怀着这样的敬畏之心开始写《文学史的权力》的。那时候人在日本,每天看很多各种各样的书,恰好有一段时间与这个模式拉开距离,这样才能够掉过头去重新审视它,也算是作一个自我反省。

  我那时候也关心同辈学者有关“重写文学史”的讨论,平心而论,当时能提出这个口号,哪怕仅仅是要翻意识形态的案,都很值得尊重。只是出于专业习惯,我自己更为看重的是能不能真的“重写”。观念就像浮云,形态万端、飘来飘去,如果不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史料上面,还不是“打酱油”、参不进去?参不进去,便不会有文学史的真正改观。

  研究和写作文学史,有任何的新观念进来,都要得到相应的史料支持。史料跟不上,光是翻烙饼,“重写”不免为一句口号,焦虑也是白焦虑。

  趋同是一个大的潮流

  《文化广场》:近十多年来,海外汉学界也陆续推出各种文学史版本。据说王德威教授也在编写哈佛中国现代文学史。总的来看,海外汉学界为中国文学史的书写观念和模式打开了怎样的视域?提供了怎样的借鉴?

  戴燕:我为《剑桥中国文学史》写过一个评论,已经发表,其中谈到这部文学史有不少用力于新的尝试的地方,使人钦佩。过去这两年,也不止一次听到王德威谈他正在编写的文学史,是很有意思的构想。王德威最近在三联书店出版了一本《现当代文学新论》,是在复旦大学一个系列讲演的基础上编定的,我听过他的全部四讲,能够清楚感觉到那已经是一个相当完整的文学史框架,我个人也比较认同。最有意思的是,在同宇文所安、孙康宜、王德威几位教授的交谈中,都听他们感慨文学史的教学和编写在美国早已不是学术主流,根本没有什么法国文学史、英国文学史了,独独还有中国文学史,又那么坚持。我觉得他们心里都在犯嘀咕,可是,当他们一旦决定去写,又都写得很投入、不敷衍,求新求变。光是这一点,我就挺佩服。

  如果去看晚清时期中国人写的文学史,与同时代海外汉学家写的文学史差别还是相当大的。林传甲说他是照着日本的笹川种郎写的,可要把这两个人的书搁到一起比较,恐怕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他的话。但是今天却大不一样,随着对话和交流的增加,学术的世界逐渐变小,《中国文学史》的写法在海内外学者笔下也越来越趋同了。

  趋同是一个大的潮流,当然,由于海外汉学家所处历史文化环境、所受学术训练与我们仍然不同,他们写出的《中国文学史》里,往往还是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视角和解释,这些都很值得关注,而他们从自身的文学传统或当代经验出发,提出的一些问题,尤其值得我们认真地给予回应。

  《文化广场》:洪子诚教授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称“台湾、香港地区的文学与大陆文学,在文学史研究中如何‘整合’的问题,需要提出另外的文学史模型来予以解决”。您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如今“另外的文学史模型”出现了吗?

  戴燕:我很有兴趣了解洪老师的模型。过去几十年,有单独的海外华文文学,也有单独的少数民族文学。随着各方面诉求的变化,《中国文学史》也势必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过去的《中国文学史》,大部分恰恰就是汉语的、汉族的文学史,这中间的缺陷显而易见,因此在学科制度上,作为一个补充,中国文学专业下面就设有少数民族文学方向,但遗憾的是,由于在语言、民族、宗教等方面都有特殊性,这个少数民族文学好像又不大容易真正融入到“中国文学史”里面。如果能够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先有一个突破,我想是会启发到古代文学史的。

  把学生文学感受与理解力差的原因怪在文学史上不公平

  《文化广场》:当下也有学者认为文学史其实没那么重要,是我们一直高估了“文学史”的存在价值。最明显的例子是,如果学生仅是上了文学史这门课程,当中没有阅读具体的文本作品,应付考试不难,但于文学并无多深的理解和感受。我们是否过度拔高文学史的位置和价值?

  戴燕: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放到整个四年的大学课程设置中去解决。在一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课是占三到四个学期,可每周才有两课时,如果配置得当,还有大把的时间读文本。另外就算文学史课本身,因为目前通行的文学史教材大多以作家作品为中心,仍然脱离不开作品。所以把学生文学感受与理解力差的原因怪在文学史上,并不公平,也于事无补。

  《文化广场》:如果由您主编一套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中国文学史”,您会站在怎样的立脚点,按照什么样的观念、写法、评价,以及表达何种情感来撰写?

  戴燕:我现在每年都要上文学史课,要自己写教材。因为是给大二学生讲,首先必须照顾他们的程度,还要考虑到给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台阶。因此既要深入浅出,又要提供确凿的知识,还要能前后相续以成系统。基本上我都是讲常识,原原本本介绍基本文献和学界公认的观点,然后推荐大家都能接受的参考书。当教师不能那么自我,不能在课堂上“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因此所谓“理想的文学史”,在教学中大概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也实在提不起兴致去讲别人的文学史。我还是会尽量地去讲一个自己的文学史脉络,用一点自己的材料、做一点自己的解释。教材始终是在边讲边改,所以只要一开学,其他事情就都做不成了。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