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小提琴家吕思清:音乐家成功"责任心"更重要(图)

2014年10月10日 10:20 来源:贵阳日报 参与互动(0)

吕思清

  8岁被破格录取进入中央音乐学院,11岁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选到英国学习,17岁获得国际顶级小提琴大赛金奖……许多人认为吕思清是个天才型小提琴家,不过他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音乐家的成功需要才华与幸运的眷顾,更重要的是“责任心”——无论是对自己、对家庭还是对社会。

  “脸上没有茧就不是小提琴家了”

  “我国第一次正式派出参加‘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的选手吕思清,在激烈角逐后荣获比赛第一名。”在1987年的《人民音乐》报上,记载了当年的盛况。作为获得此大赛首奖的东方小提琴家,吕思清一战成名,蜚声国际乐坛。

  成名后,他更希望走出获奖带来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愿意表演帕格尼尼的曲子,担心成为一个标签,不能演奏其他风格乐曲。”

  从近距离可以看到,在他的左脸颊有一个茧。“如果没有这个痕迹就不是小提琴家了,”他说,“我现在每天都要练琴,常言道,‘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对于小提琴演奏家来说,有一把好琴太重要了。“我记得小的时候,第一把琴是从我哥哥手里继承过来的一把八分之一的童琴,在很长一短时间内都没有好琴用。后来终于有机会用上了世界名琴,感到如虎添翼。”吕思清说。

  作为美国斯特底瓦里名琴协会长期资助的中国音乐家,他将自己熟悉的中国年轻演奏家推荐给他们。如今,已经陆续帮助了20多名中国年轻音乐家用上价值不菲的世界名琴。

  “艺术的传承离不开代代沟通”

  《梁祝》是吕思清最喜欢的小提琴曲之一,已经演出几百次了。他说,学习《梁祝》的时候是在上世纪80年代,谱子是父亲手抄的,封皮上还写着寄语:“重新封订寄思清子用,望你将它演奏出神话般的传奇。”

  父亲对音乐的热爱和期盼,对吕思清影响深远。他演绎的《梁祝》融入了对中西方音乐的理解,将古筝、二胡等民族音乐的表现手法融入小提琴中,演出常常赢得经久不衰的掌声。

  作为职业演奏家,吕思清经常穿梭于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以前回国演出经常在电影院、大会堂等场所,如今连宁波、舟山、烟台,好多城市都有了大剧院。”吕思清说,他切身感受到国内观众对高雅艺术的迫切需要,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成为推动国内古典音乐发展的一小股力量。

  作为国家大剧院的音乐节推广大使、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形象大使,吕思清多次参加公益演出,足迹遍布城镇乡野。“艺术的传承离不开老一代和下一代的沟通。在我年轻的时候,得到过很多前辈无私的帮助。有机会能够帮助别人,我也非常乐意。”吕思清说。

  爱情和艺术不需要放荡不羁

  人们印象中的“天才”和艺术家人群,常常放荡不羁,感情生活特别丰富。对此,吕思清认为这是大家的误会。现实生活中“感情保守型”的音乐家更多。在他看来,对家人和对艺术一样,最关键的品质都是“负责任”。

  “我和太太结婚的时候,还是一个穷留学生,当时两个人连戒指都没有互赠过。后来,妻子羊羊放弃自己的歌唱事业,专心照顾家庭,我很感谢她。”吕思清说,“我们相识20多年,摩擦、矛盾也很多,对彼此的认识一直在不断变化和丰富。”

  吕思清说,他年轻时候,非常羡慕以色列小提琴大师帕尔曼的爱情故事——一场演出后一个姑娘冲到后台对帕尔曼说“你是我的”非要嫁给他。后来两个人真的结婚了,而且一辈子没有分开。

  “大部分音乐家的确感情丰富,否则不能诠释出那么细腻的情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有很多的感情经历,人生的丰富无处不在。”吕思清说,无论是爱情还是音乐,最能打动人的恰恰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用心琢磨的,并不是所谓天才的“灵光乍现”,更不是放荡不羁的性情能带来的。

  赵琬微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