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电影纪录片“惨状”被改写 2013年收获票房2146万

2014年11月12日 15:36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新闻背景】

  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的170亿全年电影总票房中,纪录片票房仅130万元,不如热门电影一天的票房。其中,讲述索马里海盗的《索马里真相》全国放映场次不足万场,场均观众不足5人。不过此类状况在去年得到改变,2013年中国全年纪录电影票房2146万元,比2012年增加18倍。

  今年,电影纪录片的“惨状”被改写。

  今年第一季度,《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放映50.76 万场,一举斩获6.96亿票房,成为娱乐类纪实电影历史票房冠军,从而带领衍生型“纪录番外篇”跻身为院线新宠,并成为纪录片票房暴增的主要推手;11月,《狂野非洲》4天累计720万,从一部纪录片的角度来说成绩不错,该片的引进发行方尚世影业还有进一步的纪录片制作发行计划:人文美食纪录电影《味道中国》计划于明年年初与观众见面,而与迪士尼自然、陆川工作室联合制作的关于中国野生动物的自然类电影《诞生在中国》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有望在2016年全球上映。

  对比即将进入300亿的内地年票房,以及近年来动辄数亿的商业大片票房,纪录片的市场空间显然十分狭窄。而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买票走进影院观看纪录电影的习惯也尚需时间养成。对此,深爱纪录片的刘欢表示,参与法国3D电影《狂野非洲》配音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希望有情怀的电影人能继续努力,让纪录电影有更多的机会出现在中国的大银幕上,也让更多的人爱上纪录电影并愿意走进影院为纪录电影叫好。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何苏六认为,对于尚待培育的纪录片产业而言,创作者不妨将目光投向与其他影视节目类型的相互融合与镶嵌,使纪录片成为整个影视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是高价值的亮点。 本报记者 张艺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