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图举办缩微技术成果展 30年抢救典籍近15万种

2014年11月26日 13:59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缩微技术成果展 30年抢救典籍近15万种

  法制晚报讯(记者 马晓晴)数字资源易丢失损坏,重要文献需要抢救保存,怎么做?今天上午,在国家图书馆进行了一场微缩技术近30年成果展示。

  这场“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成果展”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以下简称“缩微中心”)承办。

  展览运用互动体验方式,让观众亲身体验典籍文献如何拍摄成缩微胶片。

  缩微技术是一种采用专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把原始信息原封不动地以缩小影像的形式摄影记录在感光材料(通常是胶片)上,经加工制作成缩微品保存、传播和使用的文献保护方式。

  数字资源极易丢失或无法利用,当今缩微技术是国际上通用的长期保存珍贵文献资源的重要手段,保存时间500年以上,珍贵文献以纸本、数字、缩微三种形式共存已成为国际共识。

  据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介绍,1985年至今,缩微中心先后带领25家成员馆,共同开展珍贵文献抢救工作,缩微拍摄珍贵典籍近15万种,共计6700余万拍,其中善本古籍31759种、报纸4378种、期刊15230种,民国图书98493种。

  据统计,在缩微中心各成员馆已抢救的各类文献中,至少有20%的原始文献因纸张老化、载体破损等原因,现已完全无法阅读,因缩微品的存在其内容信息和载体形式特征得以保存下来,而在所有已抢救的文献中,至少有70%的原件已不再提供一般阅览服务,缩微文献正成为读者利用的热门文献。

  展览将从11月26日持续展出至12月21日,观众可持身份证免费到国家典籍博物馆进行参观。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