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话《四世同堂》登台 犹如翻阅老北京连环画

2014年12月20日 14:37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180分钟,朱媛媛、侯岩松、马昂等30多位演员,还有一位“说书人”;整个舞台的设计犹如翻阅一本老北京连环画,从远及近一层层纯手工地展开 ——老北京四合院的围墙随着剧情的展开不断开合,大多数时候,都是演员自己在推景换景;他们身后,水彩原画的大布景随着季节、天色及故事情节的转换,颜色深深浅浅,把老北京胡同里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衬出了神韵……

  昨晚,由钱报文艺家、杭州大剧院共同主办的话剧《四世同堂》,迎来了第190场演出。

  旧事旧梦,原汁原味,老舍85万字的原著被话剧导演田沁鑫高度浓缩,采用三幕式的话剧剧本结构方式,主要人物和情节、精彩对话基本保留,80%的对白是“原文重现”。

  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以北京为背景,描写了从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抗战结束8年中,北京民众讨生活的方式和命运流变过程,被称为“平民史诗”。这也是老舍“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如果再细分,舞台上的对话主要发生在四种北京人之间:以冠晓荷为代表的“新派北京人”、以瑞宣为代表的“正派北京人”、以祁老太爷为代表的“旧派北京人”和以小崔为代表的“城市平民”。在田沁鑫看来,这四种北京人恰好反映了中国人的人性特点:“为什么老舍先生把瑞宣这种面孔模糊的‘大多数’作为主角?因为他们就活在我们中间。有点像萨特的存在主义,《四世同堂》是特殊时期中人性的展现。”

  四年中,《四世同堂》跑了国内38座城市,是中国国家话剧院“足迹”最广的作品。每次远行,主演阵容都会做些调整,田沁鑫本人偶尔也会请假,但老舍先生的照片和《四世同堂》线装书限量版,从未缺席。

  卷帙浩繁的原著被田沁鑫导演变成舞台作品之后,“家”的概念更强烈和突出,故事更紧凑更严密,冲突更集中激烈。节奏的快慢急缓,情绪的悲欣交集杂糅在一起,在一个原著中没有的角色——由尤勇饰演的“说书人”的带领下,观众很快进入了情绪,时而哭笑不得,时而笑中带泪。它不写意、不随意,时时绽放着大部头经典名著特有的丰富情感——作品有情,演员有情,观众有情。

  从老舍在重庆开始创作《四世同堂》算起,已经过去了70年。他曾说:“一个作家实在就是个全能的演员,能用一枝笔写出王二、张三与李四的语言,而且都写得恰如其人。”后来,根据《四世同堂》改编的电视剧、音乐剧、话剧,也大体遵循一个原则:“好好念书。”因为,老舍先生都写好了,照着演就行。

  对此,被称为“理想主义守望者”的话剧导演田沁鑫,有一种更文艺的说法:“排演《四世同堂》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因为,老舍先生提供的太多了,改编只需要在人家丰收的果园里面摘到果子,懂取舍,重挑选,便能把好果实呈现出来。”

  但,“忠实”了近4/5之后,田沁鑫还是忍不住用突如其来的枪声打破了平静。此时,舞台上钱家、冠家、祁家构成的坚固三角形也暂时退却。有观众说:“那5分钟的独白式表演,令人有短暂的惊愕,继而感受到剧中人物哀痛、激昂的情绪点。”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呼应彼此,温暖彼此。

  今晚,《四世同堂》还将再演一场。如果可以,请尽量坚持到最后——以“家”为单位的谢幕,相信你是第一次看到。

【编辑:姜贞宇】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