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国吴山消防队站瞭望台上监测火灾 敲钟警示居民

2014年12月30日 14:05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民国消防队“城隍山上看火烧”

  十年磨一剑,《杭州通鉴》昨首发,图文并茂诉说杭州往事

  150年前的杭州“处女照”乡土味浓

  民国消防队“城隍山上看火烧”

  □通讯员 应琰 何珊珊 本报记者 钱祎

  杭州最早的城区照片是啥模样?武林广场是什么时候建成的?杭州最早的交通工具是什么……这些你最感兴趣的杭州往事,现在都能在一部“百科全书”上找到答案。

  历经十年,几易其稿。昨天,《杭州通鉴》正式首发,分上下两卷,全文共393万字。形式上以编年体为主,纪事本末体为辅。以条目的形式,按时间先后顺序,从远古时期至2005年底,系统记录了杭州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发生的重要事件。

  我们节选了其中一些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片段,图文并茂展示给大家。

  1907年,杭州就有了消防队

  在一张民国时期吴山火警瞭望台的照片中,当时有巡警不分昼夜地站在瞭望台上,看到哪里着火了,就敲钟来警示附近居民,让大家迅速赶去救援。

  杭州设立消防所最早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1月,所辖有琵琶街、茅廊巷两个消防队,配了消防委员1个、消防队长2名。

  宣统元年,当时的上城、中城、下城、江干和湖墅各有了一支消防队,并建起了瞭望台。到了宣统三年,消防巡警增加到了100名,水夫也有了100名。

  一个有意思的规则是,在城镇发生大火时,以破拆房屋、截断火路等隔离措施来灭火,从此这一方法被纳入地方消防法规。

  1909年,西湖边就有了黄包车

  1909年是清宣统元年,为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要,杭州市内有了新式的交通工具,就是运客人力车,又称“黄包车”,当时的市民们叫这种车为“洋车”。

  刚出来的时候,“洋车”有500辆,车身粗笨,木轮外包铁皮,滚动起来会有声音,会损坏路面。

  后来才改成小车身,只能坐一个人,车轮子改成钢丝轴承,皮胎充气。人力车不管是自用还是拉客,都要向巡警局交纳月捐,领取护照。

  民国初年,杭州人力车只有50辆,到了1927年就迅速增加到了近3000辆,从业人员近4000人。

  老底子的车行分布在孩儿巷、众安桥等地,每个车行差不多有20多辆车。

  抗日战争后,因为公共汽车一时难以恢复,人力车行最多的时候多达251家,从业人员万余人。

  一直到1956年4月,杭州最后一辆人力车才被送进了博物馆。

  1953年,杭州市区总人口只有70多万

  杭州市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在1953年6月30日,也是解放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

  当时的杭州市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下设三个组:人口调查登记组、选民资格审查组和秘书组,领导全市人口调查登记工作。

  从当年的6、7月份开始,分三批进行,历时6个月,在11月下旬全部结束调查登记工作。

  杭州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杭州全市总户数为77万多户,总人口数为300多万人,其中男性约为168万多、女性149万多。而杭州市区总人口数为70多万人。

  到1964年,杭州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杭州市总户数为88万多户,总人口400多万人,其中男性为220多万、女性200多万。杭州市区总人口数为96万多人。

  1962年,杭州建成第一条污水管

  在“五水共治”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你知道杭州第一条污水干管是哪条吗?

  第一条污水干管从祥符镇方家塘1号泵站开始,沿杭宁公路(莫干山路)往南,穿过余杭塘河,经石灰桥2号泵站到环城北路,向东经武林门3号泵站、良山门4号泵站,穿沪杭铁路,沿艮山路至新塘路8号泵站后,折向东南,沿三新路至三堡止。

  早在1962年12月,这条干管工程就已建成运行。这个过程中还经历了一些波折,1957年工程开工建设,1958年却因原材料供应困难而暂时停工,后分别于1960年5月至8月,1962年5月至12月续建完成。

  此后,杭州市的排水系统逐步实施雨污分流设施,首条污水干管功不可没。

  从运行以来,管道逐年受到腐蚀,并超负荷运行,所以1981年,对干管分段实施了技术改造。

  1969年,武林广场前身“红太阳广场”竣工

  红太阳广场原来是杭州古城墙北城内侧,武林门至小北门之间的地段。

  1969年8月建设工程竣工,1984年才改名武林广场。

  1960年以前,这一带冷落空旷,少有人烟,其间是菜地和菜农居住的茅草棚。1962年拓展延龄路(延安路前称)北段时,向北延伸至环城北路。

  当时是作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就是现在的浙江展览馆)的配套设施,面积4.73万平方米,其中草坪2.66万平方米。

  建成时的广场由红地砖铺好,有好几个通道,看照片感觉还蛮好的。

  1984年,广场中央造了一个梅花状的音乐喷泉,旁边有8个少女塑像,这些现在都看不到了。

  ■小贴士

  哪里能看到这部书?可以去5家图书馆查阅

  《杭州通鉴》全书对每一时期先作概述,再列条目,条目共计有4496条,收录的图片有1215幅。主要来源于杭州市档案馆的馆藏图片、各相关单位提供的图片、各类书籍和期刊插图、实物图片及收藏者个人收藏的图片等。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对外公布,如1865年拍摄的杭州城区照片,不仅是杭州最早的城区照片,也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杭州最早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太平天国运动后不久,清晰度还挺高。

  昨天,记者从杭州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处得知,《杭州通鉴》共印制了3000册。

  如果大家想购买收藏这部书,可以和杭州市档案馆联系。不过,两卷书又厚又重,价格也不菲哦。

  实惠点还是去图书馆查阅吧。

  目前,在浙江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下城区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这5个地方都可以找到《杭州通鉴》一睹真容。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