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报告称中国电影2014年票房296亿元 观影人次8.3亿

2015年01月06日 14: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国娱乐产业研究机构艺恩咨询今日发布《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电影继续高速增长,全年创造票房296亿元人民币,观影人次达8.3亿。

  国产片应对进口片能力增强

  2014年中国共上映影片388部,总票房达296亿人民币,增长率达到36%。而北美电影市场全年票房为103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下降6%。这种下降趋势还发生在日本、英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多国。在全球电影增长停滞和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电影的速度增长令世界震惊。

  从国产片与进口片贡献看,国产片308部,产生票房161.55亿元,占总票房的54.51%;进口片80部,票房134.84亿元,除印度国产影片市场份额占到8成以上的特例外,只余日韩和中国的国产片市场可以占据半壁江山。

  2014年好莱坞市场最具竞争力的前30部影片中18部当年引进中国,而《饥饿游戏3》和《霍比特人3》也将于2015年在国内上映。这些影片在美国共产生33亿美元票房。这18部影片及《冰雪奇缘》和《霍比特人2》共20部影片在中国创造票房15亿美元,占中国电影总票房32%。

  与此同时,2014年国产片前20名共创造票房约100亿人民币,占中国电影总票房33%。由此可见,中国电影的增长并非完全依赖进口大片,中国电影整体市场及国产电影的提升是国产片胜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好莱坞进口大片不是目前中国电影最大的威胁,因为其最具竞争力的影片均已进入中国,即使未来配额放开,进入中国的也是其二流和三流影片。中国电影目前真正需要的是提高自身影片创作质量。

  国产片类型多元化

  从2014年票房前30名中,爱情、喜剧和动作三种类型共同撑起了中国国产片近70%票房,其他如武侠类、惊悚类、魔幻类、等多种类型共同发展,可以说国产电影在多元化类型探索上的效力渐现。

  除类型多元化之外,中国电影还出现了一批具有创作力和市场号召力的导演和作品,如《智取威虎山3D》、《亲爱的》、《匆匆那年》、《后会无期》等受到观众追捧,也涌现出一批青年电影导演。

  从近两年中国电影观众看,19-40岁观众占到总观影人次的87%,其中19-30岁观影人群占比超过5成;从学历看,大学本/专科占到8成,由此可见,年轻白领已经成为中国核心电影观众。

  报告认为,一方面,中国电影新力量正在快速崛起,新晋、跨界导演作品以及话题性电影显著增加,这些电影打破固定模式,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另一方面,除影院快速发展外,电商网站迅速崛起优化电影票价和扩展电影新用户,多元营销激发用户观影意愿,“渠道+观众+营销”合力促进中国电影增长。

  中国电影已成全球票房增长引擎

  报告估算,2014年由电影所带动的整体产业规模超过687亿元,间接提供不少于50万个就业岗位,随着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其对经济的贡献将会愈加重要。

  2014年全球票房达到375亿美元,美国占27%的市场份额,中国占13%。而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8个国家票房占比均不超过5%,排在第三位的日本比中国电影市场低8%。

  从全球电影票房增量看,2014年增长16亿美元,中国贡献增量的75%。而2013年增长12亿美元,中国市场贡献率为67%,由此可见中国对全球电影票房增量市场起主引擎作用。

  不仅如此,中国电影市场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世界电影格局。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好莱坞赚取全球利润的丰厚来源,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均已在中国内地设立了办事处,谋求在中国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欧洲电影节主席纷纷到访中国,欧洲电影导演也在纷纷转向与中国的合作。到2014年底,与中国签署合拍协议的国家已达10个。

  报告也认为,中国电影快速发展的同时仍有很多有待提升和完善之处。目前,中国电影衍生品发展缓慢,产值比重低、产品类型少且销售渠道不完善。虽然电影类型发展趋于多元,但是中国电影观众类型单一,中老年、儿童、男性、家庭、农村等类型观众比例小且观影频次低,且不断呈现出中小投资的热门类型影片扎堆上映引发同质竞争的现象,这些在未来仍待寻求突破。(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