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俗专家:少数民族将冰雪运动传入京城(图)

2015年01月21日 15:29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

  昨天下午,很多老北京滑冰爱好者在什刹海冰场滑冰  摄/法制晚报实习生 杨浩东

  法制晚报讯(记者 范博韬 周超 任一陆 王妍 蒋桂佳)1月6日,北京冬奥会申办委员会代表团在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提交了《申办报告》,这代表着北京正式开始申办2022年冬奥会。点燃中国冬季运动全面发展的火炬,带动中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北京申办和举办冬奥会的目标之一。

  其实冰雪运动至少在辽金时期就由少数民族传至北京,经历过数千年的传承,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市民不可缺少的冬季运动。每块冰场,都维系着几代人的情怀;每处雪场,都张扬着年轻人的青春。

  诚如政协委员万建中所说,北京的冰雪运动传统是申办冬奥的优势,同时,一些传统的项目也正期待着皆由申办冬奥会的契机,发扬光大。

  【委员声音】

  悠久历史是独特优势

  传统文化应借机发扬

  今天上午,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万建中在谈及北京申办冬奥会时表示,北京悠久的冰雪运动传统将是申办冬奥会的一个优势。同时,一些传统的项目也应该借助申办冬奥会的契机发扬光大。

  万建中说,北京的历史曾经历多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而作为都城,来自北方、西北的民族也都会带来属于本民族特色的冬季运动和冰雪文化,并延续数百年,他认为这一点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不容易具备的。

  同时,他建议,在申办冬奥会、发扬奥运文化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传统冰雪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在有条件时应该复原一些已经只存在于古籍中的运动和文化活动。

  而对于因自然或城市发展变化等原因导致无法恢复的古老运动和文化,则应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们的存在,并加强对现有史籍的保护。

  【有底蕴】

  少数民族将冰雪运动传入京城

  昨天上午, 西城区什刹海冰雪体育文化节开幕,开幕式上再现300年前在京城大热的“冰蹴球”。比赛中,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一个正方形的四个对角,中间一个正方形,红色、蓝色半圆的蹴球在其中,队员用自己的球撞击对方的球,如果能将其撞出中间正方形,即可得分。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民俗专家赵书先生介绍,蹴球也叫踢石球,冰蹴球就是把蹴球场地放在冰上,把石球换成冰球。早在300年前的康熙年间就有诗歌对其进行过描述。

  目前,中国民协提出的《把“冰蹴球”项目纳入申办冬奥会活动的建议》,已被2022年冬奥会申办委员会采纳,并同意将该项目纳入到申办冬奥宣传活动中。

  赵先生表示,冰蹴球并非是京城与冰雪运动最早的结缘。历史上,北京曾是辽、金、元、明、清五朝都城。除明朝外,其余四朝分别由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四个少数民族统治。这些民族的发祥地多是冰天雪地的北方,因此他们的冬季生活中充满了冰雪运动的内容,这些内容逐渐被北京所保留。

  赵先生介绍,现在孩子们常玩的“砍包儿”就是从900年前的金朝传下来的。当时的女真人将其在北方传统的冬季运动“打雪仗”带到了京城。而在北京,只有冬季才下雪,因此雪球才演变成了沙包。

  此外,现代清宫剧中常见的花盆底的绣花鞋也和当年的满族人民的冬季活动有关。垫高的鞋底可以让妇女们在从事冬季运动时,鞋面不会被厚厚的积雪打湿。

  【有传承】

  什刹海练就三代“滑冰高手”

  提起京城的冰场,什刹海数一数二,这里的滑冰活动不但已有300年的历史,还维系着三代人的传承。年过八旬的宋老爷子和女儿、女婿、外孙都是在什刹海的冰面上练就的滑冰。

  老人10多岁时便跑去什刹海滑冰。冰刀昂贵,他和当时的很多孩子一样,滑冰的本领是穿着“千层底”在冰面上“蹭”出来的。

  建国后,有冰刀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孩子也大都有了家长自制的小冰车。赶上周日,冰场上也很难找到一块空地。到上世纪70年代,老人的女儿女婿也成了冰场的常客。但当时场地依旧是“野冰”。

  老人的女婿魏先生今年55岁,什刹海的冰场是他上高中时才开始“转正”的。当时在这里滑冰要交1毛钱的门票。租一双花样刀,押金5元,租费1毛。而买一双冰刀,则要5元至十几元。对于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巨款。

  因此,当时大多是年长的孩子滑,年龄小的只能在岸边“流口水”,等着“捡漏”过瘾,他还经常看见一家兄弟为了抢冰刀打起来的。即使这样,那一代人仍在什刹海练就了“一身本领”。

  到上世纪90年代,老人的外孙小魏出生。小魏小时候是父亲拉着他在什刹海的冰面上学会了滑冰的。上小学5年级时,他拥有了自己第一双冰刀。

  之后小魏全家便搬到了海淀,虽然远离了什刹海,但滑冰却从未消失在小魏的生活里。一到冬天,小魏和父母、姥爷一样,也会到冰面上一显身手。只不过,什刹海冰场已不是他滑冰的唯一选择。

  【有人气】

  冰雪场迎客越来越多

  如小魏所说,现在北京有了西单、国贸等多座室内冰场,一年四季都可以体验滑冰的乐趣。而滑雪这种在80后童年时仅存在于电视画面中的运动,也逐渐普及。从近几年开始,北京市内的冰雪嘉年华等活动,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龙潭冰雪嘉年华从2010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是第五届。龙潭公园内开辟了大片区域为游客提供包括雪山冲浪、雪橇乐园、雪地坦克等在内的经典项目。冰雪嘉年华年平均客流量约在10万至20万人,除了年轻人是主力外,两三岁的小朋友也是这里的常客。

  奥运场馆鸟巢的冰雪嘉年华也从2010年开始,在鸟巢和奥运中心区滑雪,体验雪橇等多种娱乐活动是这里的主要卖点。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平均将近20万人次光临,大部分都是一家人带着孩子来这里玩耍。

  怀北滑雪场位于怀柔区北部,早于2001年1月开业,是北京拥有高级道最多的滑雪场,日均客流量1000多人,这里85%以上的游客都是45岁以下的年轻人,10多岁以下的孩子也占到了两成,每年的寒假这里都迎来高峰。

  各种新兴的冬季运动场所却没有让老冰场什刹海萧条下去。据什刹海冰场的相关负责人秦经理介绍,以前,什刹海冰场只有前海的7万平米。由于冬季爱好冰上运动的人越来越多,2013年年底,16万平米的后海正式“加盟”什刹海冰场。

  2008年奥运会以后,什刹海冰场的年客流量明显增长。今年冬天,什刹海冰场前海和后海的日均客流量保持在3000人次左右,周末和节假日高达10000人次。

  冰场工作人员还发现,现在来滑冰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这与奥运会带来的全民运动不无关系”,秦经理告诉记者。

  文/记者 范博韬 周超 任一陆 王妍 蒋桂佳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