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农村剧不应成“稀缺剧”

2015年01月22日 10:21 来源:南昌日报  参与互动()

  农村剧不应成“稀缺剧”  

  受“一剧两星”政策影响,2015年的电视荧屏可以说是百花争艳。既有宫斗的《武媚娘传奇》,又有暖心的《何以笙箫默》,不过在年初电视大戏之争中,刚刚在央视播毕的《老农民》却超过前两者的热度,口碑和收视率取得双赢。一片赞叹声的背后,折射出当下观众对农村剧的强烈关注和作品的稀缺。泥土芳香,田野麦浪,对于观众来说,确实是久违了。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观众占据电视剧观众的大半江山。现实中,8亿农民的生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题材可以挖掘。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部《篱笆·女人和狗》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等农村题材电视剧以独特的创作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农民真实的生活面貌,谱写出一代农民的心灵史。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针对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却少之又少。如今,国产剧的年产量已经接近2万集,如此庞大的产量中,平均每年的农村剧总量大约只有1000多集。即便是这仅有的1000多集,严格来讲也不完全是农村剧,农村剧成为了“稀缺剧”。

  无论是从市场需求、文化责任还是社会担当考虑,电视剧创作和制作方都不应该忽略这个庞大的受众群体,而一味走在极度娱乐的边缘。当下城乡差距正在缩小,农村人看得了都市剧,都市人也看得了农村剧。市场不能一味被商业化和重口味裹挟,应该多创作一些反映农村现实的农村剧,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永远是收视法宝。徐 蕾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