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第3代剃头匠人古法剃头31年 5元价格10多年未变

2015年01月22日 11:03 来源:天府早报  参与互动()

  学习磨刀就学了1年,5元价格10多年未变

  ■天府早报记者颜雪摄影报道

  竹把土刀绞头发,扁圆皂荚洗头,香皂水当修面水……在新都斑竹园还可以看到古法剃头的技艺:梳(发)、刮(脸)、捏、捶、掰、按、掏(耳)、剪(鼻毛)、舒(筋),九项技艺就是47岁的理发师郭德友的看家本领。

  与其称之为理发师,倒不如说他是剃头匠更恰当。郭德友一家三代都靠理发为生,“这是传下来的技艺,丢不得!”从16岁学艺开始,郭德友已经记不清理发多少,只知道一年365天休息不到一周,自己干了31年。

  在离他家不到20米的小摊子前,一面大长镜,一锅热开水,摆起就有客人来。每客5元的价格十多年没变,来理发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十几个顾客聚在一起,等理发摆龙门阵,在理发铺子旁诞生出一个茶会来。

  练功好刀靠磨他学磨刀就用了一年时间

  郭德友一家子算得上是剃头世家。郭德友爷爷就以剃头为业,后来郭德友的父亲郭树生也干起了这个行当,郭树生有6个儿子,个个都学了理发剃头的技艺,郭德友是老幺。“家里六兄弟,个个都学会了剃头理发的本事,老大的技艺是从父亲那里学来,而我们几兄弟的技艺都是老大教的。最终从事这行的只有三个兄弟:老大、老四和老幺我。”

  1974年,郭德友的父亲郭树生去世,当时郭德友只有6岁。由郭德友的大哥郭德明教授弟弟们理发剃头。

  1983年,15岁的郭德友正式开学理发。“没你们想的那么简单哦!”郭德友学的第一项就是站立,大哥告诉他,当理发匠必须要能站!“大哥把我关在屋子里,把板凳搬走后,留我一个人在里面,丢了两个锅盔和一碗冷水,说弟娃,这点苦还是要吃的,剃头匠就要能站!”郭德友学站立学了三天。

  接下来一项是学摇手。剃头匠干的是颈上工夫,拿的是利器剪刀,半点马虎不得。大哥郭德明让郭德友手持筷子,来回摇摆,筷子和右手都要保持水平。“手上拿剪刀时,剪刀要保持水平,不能左摇右摆,不然就会伤人伤己。”

  最后一项也是最难,学磨刀。磨刀讲究刀面水平,方向正确,如何使巧劲磨好刀是一门功夫:“磨刀时讲究前端用力重,后端用力轻,可以事半功倍。不然磨出的刀看起来锋利,其实一用还是钝的!”郭德友继续说道,“我学磨刀就学了一年!家里磨刀石都有8块。”

  练摊客人大早就来生意好到吃不成饭

  学成一年后,16岁的郭德友正式“出山”,开门营业。一干就是31年。

  郭德友的生意有多好?郭德友的理发摊子距离他家只有20米距离。每天早上7点半正式开门营业。一面大长镜,一张木头椅,旁边放着一锅烧着正旺的开水,锅里还丢了一个鸡蛋!“有时候顾客太多,来不及吃午饭,只能趁着空闲,吃一个鸡蛋打尖!”郭德友的摊子一旁,是几张长条板凳,顾客上来了,都往旁一坐。开水候着,电视开着,龙门阵开摆了。

  先用电动刀剃头,然后由专用老刀绞掉多余部分。经扁圆皂荚洗头后,用吹风吹干,抹上香皂水当修面水,再用老刀修面。最后才是掏耳朵。梳(发)、刮(脸)、捏、捶、掰、按、掏(耳)、剪(鼻毛)、舒(筋),这九项是郭德友剃头匠人的拿手好戏。

  “来这里一方面是价格比较便宜、理发技术好,另一方面当是耍,大家吹吹壳子,摆摆龙门阵,当是茶馆了。”59岁的胡忠友是郭德友的老顾客,一般一个月来一次。“从我出生起,就是在他父亲那里剪的胎毛,他父亲走了,后来就在他大哥那里,他大哥这几年年纪大动不了了,才到他这里。”像胡忠友这样,长达十多年的顾客并不是特例,郭德友透露,自己的客人大多都是中老年的熟客,有一些甚至专门从成都主城区赶来剃头。

  相较于商铺里动辄上百元的理发费,郭德友的价格很便宜:“一般我都是为中老年人服务的,中老年人就是5块,年轻小伙子就收6块。”郭德友希望薄利多销,细水长流。“反正价格一直都是5块,好多年没涨价了。”

  ■讲述

  这一把把土刀是他的宝贝

  说起土刀,那都是郭德友的宝贝。“我现在家里都有20多把土刀!每天用完一批就换另一批,每晚回去磨刀都要花半小时时间。”在桌子前的土刀,看上去不如一般刀具那么精致透亮,却有一种岁月赋予的粗粝感:刀片厚薄不一,竹管把手。“刀片越薄,就越锋利,剃婴儿头就要用薄土刀。”除了帮婴儿剃胎毛,郭德友还会古代剃头匠的一项绝技:刀锋洗眼——掰开上下眼皮,用刀片在眼球上来回刮过。一年365天,除了过年一周,郭德友都在摊子旁。“这个推不脱,今天推了明天客人还是要来!”相较于只开铺半天的老四,和已经68岁高龄的大哥,郭德友自己对剃头匠的身份认知更明确:“这是传下来的技艺,丢不得!”

  ■困惑

  剃头匠的好手艺 找不到传承人

  做的是“头”等大事,玩的是“顶”上功夫。但现在剃头好手郭德友很困惑,他找不到把这手艺传下去的人。儿子嫌挣钱少、懒得站,不愿学剃头外出打工了。跟妻子结婚多年,郭德友也没有帮妻子剃头理发过,“她说这个弄出来不好看,喜欢去发廊烫头发。”郭德友一边说,手上的老刀一边动。旁边是十来个等着剃头的人,一个年轻人也没有。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