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摩纳哥名团三度进京 浮士德舞剧首演中国(图)

2015年02月22日 09:32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
摩纳哥名团三度进京浮士德舞剧首演中国(图)
    古典李论 《浮士德》是德国大文豪歌德的传世之作,曾被后世改编为话剧、歌剧、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而此次马约版舞剧中国首演也令人充满期待。

  拥有百年历史的传奇名团——摩纳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曾以《灰姑娘》、《睡美人》、《天鹅湖》等先锋锐意、构思绝妙、视觉震撼的舞作惊艳京城舞台,3月11至13日羊年新春,舞团艺术总监、编舞奇才让-克里斯托弗·马约将再度率团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上演现代芭蕾杰作《浮士德》,而这也是舞剧《浮士德》首度来到中国。

  传奇缔造者 百年名团已曾两次来华

  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前身为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团,这支极具创新开拓精神的百年名团曾走出巴兰钦、福金、巴甫洛娃、尼金斯基、努里耶夫等舞蹈大师,其中几位还在日后成为英、法、美等国的芭蕾创始人,被认为是当之无愧的“传奇缔造者”。不仅如此,舞团的魅力如同磁石般吸引了20世纪各艺术领域的顶级人物与其合作:斯特拉文斯基、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等音乐巨匠都曾专门为之谱曲,毕加索、马蒂斯等绘画大师曾亲自为其设计布景,甚至时装名家香奈儿也曾主动为舞团设计服装。

  但遗憾的是,佳吉列夫1929年逝世后,舞团成员四散,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85年,在奥斯卡影后、摩纳哥王妃格蕾丝·凯莉的支持下,舞团在其曾驻地蒙特卡洛重建,更名为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展开了全新篇章,而1993年上任的艺术总监让-克里斯托弗·马约更为舞团带来鲜明独特的风格。马约的导师罗斯黛拉·海陶尔曾评价:“舞蹈对马约来说是一种融合了戏剧、对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加以挖掘的艺术形式;它走向娱乐化的舞台,逐渐演变成了视觉艺术的竞技场;在异彩纷呈的音乐中,舞蹈的激情也被点燃……”

  2010年、2013年,蒙特卡洛芭蕾舞团曾两次来华演出,由马约编舞的《灰姑娘》、《睡美人》、《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舞剧构思大胆绝妙,编排先锋锐意,为广为人知的剧目注入了现代生命力和焕然一新格调,令人赞不绝口。

  编舞小王子 首借《浮士德》解惑人生

  对舞迷来说,蒙特卡洛芭蕾舞团每次演出都堪称盛事。无论是2010年《灰姑娘》中舞者撒满金粉的赤裸双脚和简约时尚的“T台”;《睡美人》在巨大气球中起舞的奥罗拉公主和“长”在服装上的藤蔓,还是2013年《天鹅湖》中野性的群鹅和“金属朋克范儿”的王子,抑或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那吸取魂魄般的绝世一吻,让-克里斯托弗·马约的作品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能令人称奇。2015年新春,大剧院将演马约版《浮士德》,舞迷期待:这次,马约又会带来什么?

  马约1993年上任蒙特卡洛芭蕾舞团时,因将童话经典和当代芭蕾相结合,被人们誉为“编舞小王子”,而首演于2007年的现代芭蕾舞剧《浮士德》正是他走出“童话世界”、对人生命题的一次探索与解惑。

  《浮士德》是德国大文豪歌德的传世之作,曾被后世改编为话剧、歌剧、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虽是受到歌剧《浮士德》的启发,舞剧的配乐方面马约却采用了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我感到节奏非常契合,用三幕的形式呈现作品,每一幕分别以清晰明了的方式表现三个敌对角色的特征,这种想法简直棒极了。”马约说。马约在编舞中,重新诠释了浮士德、玛格丽特和魔鬼梅菲斯托菲勒斯各不相同的世界,并加入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死亡”。在3月11至13日的演出中,在徘徊于天堂与地狱的舞步中,舞者带观众与浮士德一同体会灵魂的爱与痛。

  首席记者 李澄

  舞剧《浮士德》

  令人期待

  北京观众第一次领略马约,应是在2002年春天的“相约北京”大联欢上。蒙特卡洛芭蕾舞团在马约的率领下,“猝不及防”地让北京观众欣赏到了时尚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典雅、优雅、新鲜的色调,带领观众一下子跳开了莎翁时代的阴郁和压抑;鲜明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又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没有了丝毫的距离感。

  这些年的北京舞台上,《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团和版本已多不胜数,但那些飘逸的淡雅的淡紫色、藕荷色的一群,至今还在眼前飘来飘去,辽芭刚刚在大剧院上演的莫斯科大剧院版《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原汁原味,但还是嫌过多文艺复兴范儿了。

  一般而言,20世纪芭蕾舞剧题材又一直是从歌剧中寻找灵感,《阿莱城的姑娘》、《卡门》以及《曼侬》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尤其是舞剧音乐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同名歌剧、戏剧音乐。而蒙特卡洛芭蕾舞团马约版《浮士德》,并没有选择法国作曲家古诺的歌剧《浮士德》的音乐,而是选择了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看似有些意外,但就马约的艺术性格而言,应属意料之中。

  古诺的歌剧《浮士德》的音乐华丽优美,但过于古典大歌剧范儿,结构、段落都过于清晰,对于马的创作显然成为了一个不容易摆脱的藩篱。好在《浮士德》这个题材不止于一两位大作曲家有过精彩的创作,而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因为不必像歌剧那样顾及情节和唱段,因此更加诗化和意象,这对于马约的舞蹈编创来讲,应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另外,实在对马约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服装色调印象太深刻了,因此非常期待他这部首度献演中国的《浮士德》的服装,甚至是色调。 李澄

【编辑:姜贞宇】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