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948年存50万今无法取出 公安:当时只够买4粒米

2015年03月20日 14:05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

  杭州一位市民有一张1948年的50万存折,银行不给他兑钱,说钱已经上交国库了,引起抨击声一片。

  针对此事,昨日,南京公安江宁在线微博特发长微博予以澄清。

  存折上显示50万

  谢先生生于1937年,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家中独子。解放前,他们家在当时的吴山路开了一家卖烟酒副食的小店。别说现在,要放在当时,也算是黄金地段了。

  谢先生1955年考入南昌航空工业学校,后来在航空器配件厂做技术员,1989年因为健康原因提前退休。

  说起这张存折,也是一个意外发现。“父亲一生小心谨慎,这张存折他生前也没有跟我说过。我估计这张存折他可能早就忘了,是在他1983年去世以后,我整理他留下的物品时发现的。”

  这张经历了67年岁月沧桑的存折,保存得还很完整干净,谢先生用透明塑料袋装着,小心地递给记者。

  存折与现在的存折大小差不多,竖排,封面为淡黄色,上面印着“活期储蓄存款折”,户名是谢先生父亲的名字,手写繁体字。

  打开内页,是两页“××银行储蓄部活期储蓄存款简章”,落款有该储蓄部经办襄理的手写签字和盖章,时间为“民国37年5月1日”,也就是1948年。简章的第一条是“此项存款每次存入至少国币伍佰元”。

  再翻,就是存取明细页。只有5月1日当天一笔50万的存入,没有支取,结余也是50万。

  要个银行的说法

  这笔钱为什么后来没有取出来呢?谢先生说,当时自己还小,家里的很多事情父母也不会告诉他。“当时兵荒马乱的,谁敢把钱取出来带在身上?”

  其实,谢先生不是没有联系过银行。“上世纪60年代我曾经去杭州的这家银行问过,我记得当时他们答复我说,说我们已经登过报了,这笔钱已经和他们不搭界了。1989年我去香港探亲3个月,在香港期间,我写了一封信给台北的这家银行,询问这件事情,结果也是泥牛入海。”

  谢先生表示,自己并不是在乎这笔钱。“其实我现在家庭条件不错,两个女儿也都过得挺好。我不差钱,就是想要银行的一个态度。”

  钱没及时取已收归国库

  记者联系了这家银行,工作人员答复说:“解放以后我们银行就并入了人民银行,这笔存款也转入人民银行。1953年2月20日发布过一个《政务院关于解放前银钱业未清偿存款给付办法》,规定了此类存款的处理办法。其中规定:办法公布实施后,如存户逾一年期限不支取者,应由银钱业列表移转中国人民银行汇缴国库。”这笔钱没有在办法发布一年内支取,已经收归国库。

  兑换成金圆券仅为0.17元

  对于此事,南京公安江宁在线微博特发长微博予以澄清,其核心内容如下:这50万元的存入日期是1948年5月,那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成立,存入的钱是当时的法币,当时50万法币可以购买四粒大米,而且如果1948年年底前没有兑换成金圆券就成为废纸了,兑换成金圆券则仅为0.17元。到了1949年,300多万金圆券才能买到1斤大米。花钱如流水算什么,那时候花钱如排山倒海。甚至黄包车师傅拉一麻袋的钱都没人抢,因为抢到的这一麻袋钱可能都买不到一只手抓的大米。

  1953年政务院曾通告,如存户逾一年期限不支取者,应汇缴国库。也就是说,这笔钱没有在办法发布一年内支取,已经收归国库。其实,国库啥都没收到。因为那个谁把所有的黄金白银硬通货几乎全带走了,上缴国库的就是一个数字。 综合《钱江晚报》等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