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阆中土石中现唐至清代石刻 有石洞系僧侣活动场所

2015年03月31日 08:55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

  石刻经幢石刻经幢、、狮形柱础狮形柱础、、唐贞元十三年题记、咸丰元年摩崖题记咸丰元年摩崖题记。。 (张晓东摄影张晓东摄影))

发现的摩崖石刻。

  3月28日,在南充阆中市五马乡附近,某房产项目施工在过程中发现一处摩崖造像,阆中市文物管理局及时赶到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经现场实地勘察发现,该处共开凿有唐-清代造像5龛,题刻3处。

  现场

  施工发现石刻 被土石所掩埋

  据现场施工的业主冯海波介绍,发现的摩崖石刻造像位于阆中市五马乡杨家垭村3社,这里的摩崖石刻在很多年前就被垮塌的土石掩埋。因去年开始修路,到今年3月初,挖掘了上千方大石块和泥土后,才露出了真面目。发现石刻后,冯海波立即告知了阆中市文物管理局。

  阆中市文物管理局局长李洪介绍,经过工作人员认真清理,这些石壁上的文字和塑像保存较为完整。在发现的摩崖石刻上有唐代贞元十三年(公元851年)十二月的题款和清代咸丰元年摩崖题记,文字记录内容详尽,字迹较为清楚。

  在佛龛的周围还保存着众多的小佛像,在佛龛的不远处,还发现了两个天然的石洞,猜测应该是当年僧侣人员活动场地。

  据介绍,从现场挖掘后的石岩洞穴内,还可以看到很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玻璃酒瓶和碗,这些应该是给佛像献油和酒所用。

  令记者感到奇怪的是,如此珍贵的石刻,在阆中市的很多历史记录以及县志史料中,并没有记载此处摩崖石刻情况。阆中市文物局考古专家刘富立解释,主要是因为此处摩崖石刻毁损严重,规模不大,再加上此处人迹罕至,所以没有记录。

  保护

  从唐到清代石刻 有较大文物价值

  此次发现的摩崖石刻造像位于阆中市五马乡杨家垭村3社,嘉陵江东岸邓家山普陀岩石壁上,共开凿有唐—清代造像5龛,题刻3处。

  其中除2号龛无造像,似未开凿完成以外,其余4龛均有佛教造像,共计十余尊,但大都因人为、自然因素损毁、风化剥蚀严重。

  3号佛龛位于石壁中央,开凿于唐贞元十三年,呈矩形,宽3.7米、高3米,进深3.1米,实为一石窟,靠后壁正中有一高45厘米、宽35厘米莲台,塑像已毁。石窟右壁有一摩崖碑记,矩形,半圆形碑额,已被全面铲毁。左壁上一处矩形题记,宽32厘米、高67厘米,上面刻有“博士杜成镌二身贞元十三年十一月廿八日成就表庆了沙门鸣继率领社众等再修廿五佛一铺并金封”等字样。

  据了解,石刻经幢上的观音塑像脸型较瘦,属于典型的唐代早期风格,至今雕塑造像所用的颜料保存尚好,具有较大的文物价值。

  目前,阆中市文物局在取得了详细的调查资料后,就文物的性质、价值、保护措施等与施工方负责人交换了意见,并对该处文物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要求。近期北京方面的文物考古专家将进一步对此进行考察。

  “此次新发现的这一处唐代摩崖石刻造像,进一步丰富了我市不可移动文物内容,为研究川东北地区隋唐至清代佛教发展兴衰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阆中市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说道。

  张晓东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尹秦

  新闻链接

  什么是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上面提及的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