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扬州"唐宋最壮观城门"门址超6千平米 将建遗址公园

2015年03月31日 11:09 来源:扬州晚报  参与互动()

2011年唐子城南门考古发掘现场。(资料图片)

遗址石碑掩藏在菜田间。张卓君 摄

当年考古现场。张卓君 摄

唐子城考古发掘现场。(资料图片)

遗址碑文已模糊不清。张卓君 摄

  门址超6000平方米 宋代元代仍沿用唐子城南门:扬州“最壮观城门”  

  2011年首次发掘,清理出三条古代道路和三处夯土墙体

  保障湖畔,沿着相别路向北走,就是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沿着博物馆再向北一两百米,你会发现一条被绿植掩映的小路,沿着这条小路向东爬上蜀冈东峰,不一会儿,你会看到一座碑。碑上,“崔志远经行处”几个字,似乎静静地望着这一带昔日的繁华。

  这里正是唐代扬州的一座城门遗址所在地——唐子城南门,正沉睡在我们的脚下。

  城门寻踪

  堡城村找到“扬州城遗址”石碑

  村内常见老树树根包裹砖块

  保障湖东北边绿植茂盛,沿着相别路一直往北走,就是堡城村。你会惊奇地发现,道路右侧常有老树树根盘旋在外,其中隐约可见整齐的砖块。

  当你沿着花草树木的指引走进相别路东边的小路时, 你会发现有一条新修不久的道路,这条路是通往堡城村的。但是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很快就会在路边看到一块石碑,上书六个大字“崔志远经行处”。

  这块碑刻于2001年,后面写道:“经考古勘查,此地当衙城通往罗城的必经之地。旧时河上有桥。唐僖宗广明元年(880)至中和四年(884),时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侍御史、都统巡官的新罗崔志远常往来于此。”

  站在碑前,仿佛穿越了历史。在距今约1130年前,崔志远曾和我们比肩而行,只不过,那时宏伟的都城,如今已沉睡在我们的脚下。

  “崔志远经行处”一碑的对面,还有一块厚厚的石碑,上面写着五个大字:“扬州城遗址”。不过,这块碑被附近一户人家菜地的棚子遮挡住,不注意难以发现。

  碑石后面写道:“唐子城南门,又名中书门,五代称天兴门,利用隋江都宫江都门(后称行台门),修筑而成。今考古勘探,南门设三门道,进深14米,中间门道宽7米,两侧门道均宽5米。门道之间隔梁厚二米多。子城南门为唐代扬州城最为壮观的城门。”

  意外发现

  60年前村民打井挖出木材砖块

  2011年深秋,考古队来发掘

  堡城村紧挨着保障湖,62岁的村民濮女士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她家在附近砌房子时,本来准备挖一口井,没想到“久攻不下”。“挖到六米五深的时候,挖出了砖头来。”同村另一户人家,则在地下挖出了木头。“后来才听家里的老人讲,我们脚下是古代的城墙。但城墙在哪里,什么时候的,我们也不清楚,从来没看到过。”堡城村的花甲老人董子良也告诉记者,“以前听老人说过,口口相传,但我们没见过,也不知是真是假。”

  村民们的疑问,到了2011年有了答案。这年深秋,考古工作者来到堡城村进行考古发掘工作。他们告诉村民,沉睡在他们脚下的,可能是唐宋时期的古城门。不过,它露出一点点神秘的痕迹后,又再度回归到泥土当中。

  董子良向记者指到,在“崔志远经行处”石碑的后面,就是2011年考古挖掘的现场。“当时考古挖掘后,又全埋了,什么也看不到。”董子良说,他们家已经六七代人扎根在堡城村了,却从没人见过古城留下的任何痕迹。

  如今,纪念碑矗立在一个小土坡上,孤零零的,它身后的城门遗址全被埋入地下,一丝痕迹也找不到了。仅仅过了几年时间,回填的地表上已经长出茂盛的花花草草。

  考古探秘

  发掘清理出晚唐至宋元的三条道路

  整个门址面积超6000平方米

  2011年的考古挖掘,到底发现了什么?

  “我们是在2011年10月到12月,对位于堡城村的唐子城宋堡城南门遗址进行过考古发掘工作。”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小迎告诉记者。除了唐子城,这里还是宋堡城的遗址所在地,而“堡城”一词,如今更成为堡城村的村名。

  唐子城、宋堡城遗址是历史上扬州城遗址(隋—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

  “当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为了明确扬州市唐子城宋堡城南门遗址的形制布局、时代沿革等问题,为今后的保护展示提供依据,于是对扬州市堡城村堡城南路南端及两侧600平方米范围内进行了探秘。”

  “整个遗址主体被房屋、苗圃或树木等覆盖,所以2011年下半年,我们最终首次发掘地点只能选在南距主门道中心约40米的没有任何建筑的位置。”王小迎介绍,首次发掘清理出了分别属于晚唐至南宋、宋代、宋元之际的三条道路面,以及南宋时期的三处夯土墙体的遗存。“确定了晚唐至南宋时期南门出主城门道路的南端,也基本明确了南宋时期主城门和主城墙的南边缘。”

  为了确定整个遗址的范围,考古人员还在未能发掘的地带再次进行了调查勘探并精准定位。“再次勘探结果表明,整个门址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主城门内侧和主城墙的位置在现代民房之下,主城门北边缘以南和揭露出来的主城墙下的北部之间还有较早的一期夯土城墙遗存,主门道以南可能有瓮城的夯土墙垣。”王小迎说。

  文献记载

  子城南门是唐代扬州最壮观城门

  唐宋扬州诸多城门中规格最高

  古代城市有很多门,唐子城南门是怎样的地位呢?唐城考古工作队队长汪勃认为,堡城村唐子城宋堡城南门遗址是唐子城、宋堡城南面的正门,文献中提到的隋代的江都门和行台门、唐代的中书门、五代十国时期杨吴的天兴门可能都在此处。

  在“崔志远经行处”石碑中写道:“经考古勘查,此地当衙城通往罗城的必经之地。”这一点也在考古与文献中得到证实。“该城门是唐代子城和二十四桥中的下马桥及罗城、宋代堡城和夹城北门相连接的城门,也是蜀冈上唐宋城的唯一南门。”

  因此,从整个扬州城中所处位置来看,唐子城南门应该是唐宋扬州城诸多城门中规格最高的城门。难怪“扬州城遗址”石碑上书:“子城南门为唐代扬州城最为壮观的城门。”

  但让考古人员觉得遗憾的是,2011年的考古发掘受到发掘位置及范围的限制,并未能触及门址的核心区域,因此道路遗存的性质及其与主门道的关系、夯土遗存的分布范围、瓮城的具体位置及沿革等问题,都尚待以后的发掘工作来解决。

  但汪勃看来,这次考古工作还是很有收获,“这次发掘和调查勘探工作只是为后续计划开展的全面发掘提供了线索,为解明整个门址的形制布局、时代沿革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那么,单纯来看唐子城,它到底有多大?大概是现在的从哪里到哪里呢?

  对此,专家研究认为,唐子城南城垣南起观音山,沿着蜀冈南缘夯筑,向东经董庄至铁佛寺;北城垣西起西河湾向东,折向北经李庄向东折向尹家庄,再向东转折至江家山坎;西城垣南起观音山,向北直至西河湾;东城垣为曲尺形,由江家山坎向南,在孙家庄东折后再向南至铁佛寺与南城垣相接。

  记者 陶敏 邵伟

  城门追问

  未来将打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唐代,是扬州历史上的第二个繁盛时期,在谈到扬州城池的变迁时,文史专家王虎华称,唐代扬州城由子城和罗城组成,其中,子城在蜀冈上,而罗城在蜀冈下,形成了蜀冈上下子城和罗城相连的“两重城”。

  子城,也称牙(衙)城,为官府衙署区,唐子城沿用蜀冈上的隋江都宫城和东城修筑,平面为不规则曲尺形,面积约2.8平方公里。四周环以深壕。此外,子城内有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十字主干道,分别连接南、北门和东、西门,在中部相交,也就是今天人们所称“十字街”。

  唐城考古队原队长蒋忠义对扬州城遗址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唐代扬州子城在蜀冈上,隋炀帝曾作为宫城,因此建筑规格很高,正南门为一门三道,如京城制度。到了唐代,蜀冈上的城址为官署衙门所在地,蜀冈下的罗城是后建的,规模远大于子城,两城相加,其规模仅次于长安、洛阳两京,显示出唐代扬州城规格要高于一般地方城市。

  2010年,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启动工作,开始了唐子城宋堡城内的建设规划,待考古发掘之后再根据发掘资料并征求专家意见编制保护规划,最终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对遗址实施展示性保护。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