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汾河解放前后100年发洪灾20次 龙王庙香火不断

2015年04月17日 11:22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

  太原市尖草坪区共有26个城中村,今明两年共计划整村拆除改造9个城中村,今年改造5个,分别为:大东流社区、西流社区、小东流社区、新村社区、光社社区。2016年将改造三给村、摄乐村、赵庄社区、土堂村。这9个城中村涉及0.78万户、3.1万人。

  代表文物:龙王庙

  从太原市和平北路向北拐上西流街,继续北行百米有余,便看到有黄绿琉璃瓦修造的古建,朱红的墙体临街,粉刷着佛号,两株古柏越过墙头,盎然中透着古意。在四周耸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群中,别具一格。绕着红墙,拐进一条小巷,巷口是西流村村委办公楼,穿过办公楼,进入村委大院,西北方向上一座古朴的建筑赫然在目,“龙王庙”三个篆书大字悬挂在廊檐下。西流村这座龙王庙目前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庙和古柏

  循龙王庙东边小门进入庙内,四四方方的小院中,三株古柏颇引人注目。村里的马四小退休前就是村上的干部,也是西流村的老人,上溯七八代都是这村里的住户。老马说:“前几年北京来人说过测测这三株树的树龄,但是村上支付不起这个费用,就没有测,不过专家根据经验判断,这三株柏树至少是宋代就有了。而庙的历史根据先有庙后栽树的状况,这里供奉龙王的历史应该也在宋时便有了。”龙王庙现存最早的碑是康熙四十五年竖石,碑文是名为“莲溪”的居士撰写的,文中说自己是慕名造访,但是对这座庙修建的年代也不知其缘起,只是说,西流村的这座龙王庙当时便已是一处名胜古迹。

  龙王信仰在古代颇为普遍,在中国古代汉族传说中,龙往往具有降雨的神性。唐宋时,帝王封龙神为王。从此,龙王治水则成为汉族民间普遍的信仰。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下诏为龙王建祠并设坛,组织官方祭祀。到宋太祖时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时,诏告天下五龙(即青龙、赤龙、黄龙、白龙、黑龙)皆封王爵。古人认为,凡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江河湖海,都有龙王驻守。龙王能生风雨,兴雷电,职司一方水旱丰歉。

  西流村的这座龙王庙自然也是龙王信仰的遗存,生活在汾河岸边的百姓,修建了这座龙王庙,并在这里祭拜龙王,祈佑能够风调雨顺,汾河能够静静流淌,不要恣意改道,毁坏良田屋舍。

  汾河岸边的村庄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句谚语对于生活在大河边的人们,最有体会。西流村位于汾河岸边,单从字面看,便知道大河在村西流淌而过,村名因河得名。村委会的干部郝二喜说,村里还没有修过村史,对于村名得来的历史不是很清楚,但是肯定是与汾河有关。历史上的汾河绝不是今日看到的这般绸缎般的水面,腼腆娴静流淌的模样。单单截取解放前后一百多年来看,汾河发生洪灾二十余次,平均5年一次,1892年和1942年的洪水两次使太原西半城被淹。建国后,1954、1959、1977、1988、1996年,汾河中下游发生了五次较大规模的水灾。面对这样的灾难,除了兴修水利,民间还会求神拜佛,寄希望于神灵庇佑。龙王庙自然香火不断。

  过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二日西流村都会在龙王庙举办庙会,唱大戏,扭秧歌,赶集。这一习俗流传于紧邻汾河岸边的一些村庄,大家供奉的是同一个龙王。老马说,他记事时,每年龙王庙会先从赛庄开始,是七月十九日。农历七月二十日,西流村人就会去赛庄请龙王爷,大家敲锣打鼓去把龙王像抬回村里,烧香供奉,到了二十二日就唱大戏,扭秧歌。二十二日过完唱,二十三日大东流村的人就会来把龙王像请走,二十五日过会;然后是小东流二十六日请走龙王,二十八日过庙会;最后是彭村请走龙王,八月初三办庙会,彭村过完庙会再把龙王像送回赛庄。

  龙王是西流村的外甥

  不过村民马四小说,这位龙王爷与西流村的关系更为密切,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已经年逾古稀的老马说,小时候听老人们讲过一个传说:过去西流村有位女子在汾河边浣洗衣裳,突然出现一个白胡子老头问姑娘,能不能帮他洗洗衣服。姑娘答应了,捶打衣服时发现衣服上的一粒珠子掉了,便赶紧从水里捞起来,一时腾不开手,姑娘就把珠子含在了嘴里。谁知这时白胡子老头出现了,问衣服洗好没。姑娘一着急张嘴说话,把珠子给吞进肚子里去了。后来姑娘怀孕了,家里人觉得没出阁的姑娘怀孕是件丢人的事,便把姑娘打发到西山上了。后来,这姑娘在圪垛村的山洞里生下了5个儿子,西流村的这位龙王就是其中之一。当年龙王在圪垛村出生后住在了如今万柏林区的赛庄,所以每年的庙会先从赛庄开始。老马说,这位龙王爷应该是西流村的外甥,他姥姥家姓高,这都是老人们口口相传下来的。

  采访中,老马和村委的人一再提到这座庙曾经是五朝门的规模,五朝门是一种庙宇建筑中最为尊贵的等级,是帝、后级神址,说明庙宇中主祀的尊贵。过去,西流村龙王庙是一个建筑群。庙的东西侧还曾有过观音阁和老爷庙,如今只剩了这座龙王庙。根据山门口以及大殿前的数通石碑记载,自清代以来,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直到民国,都曾对这座龙王庙进行过修缮,足以说明当地人对这座庙宇的重视。

  民俗娱乐与精神信仰

  最近一次对这座龙王庙的修缮是1990年,根据碑文记载,新修缮的庙,一些木架结构改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过,庙的格局以及面积都是按照原来模样进行了。如果从文物的角度讲,尖草坪区文物局的李沛军说,龙王庙应该只能算是遗址,一些文物遗存几乎没有了,留存的清代石碑多是重修时所刻,能透漏的信息并不多,无法完整追溯出这座庙的历史。

  现龙王庙里最古老的就是三株古柏,其中大殿左侧的一株主干已经枯死,旁侧支出了新的枝干。另外两株在园林部门的抢救保护下,生机盎然,给这座庙增添了沧桑厚重之感。1994年7月1日,西流村的龙王庙被公布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两年在当地宗教部门协调下,庙里有了常驻僧人,各种佛事活动也相继开展起来。记者采访时,庙里有一些居士正在准备做晚课。一位附近小区的居民牛女士说她每天都来庙里帮忙,她多年前皈依了,佛教是她的一种信仰。她说,只要有庙在这里,就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人们进到寺庙里会自然产生一种敬畏心。

  老马说,过去龙王庙不仅仅是村里举办庙会、烧香拜佛的地方,还兼具处理村务的职能。以前,村里人要是有个纠纷之类的,村上管事的就会说:上庙吧,到庙里说。然后敲响庙里的钟,村里人便会聚集到这里评理论事。如今,西流村村委会距离龙王庙不到十米,大事小情自然都在村委会解决了。这座庙更多的功能就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村委郝二喜说,以前村里每年除了七月的龙王庙会,元宵节的活动也都是在庙周围举行,尤其灯展特别热闹,家家都会参与,每年400多盏灯笼都是村民们自制的,村上还会评选灯笼制作的优胜者。每年的元宵闹红火就是一次村民大联欢,即使平常有点意见的人家,闹完红火,大家的关系也就都和谐了。老马说,每年的这些民俗活动体现的都是村里人的精神风貌。

  郝二喜说,这次整村搬迁规划中,龙王庙是不会动的。龙王庙周围的一些建筑拆除后,庙将完全展露出来,周围会建设草坪,增加活动场所,将成为一个以龙王庙为中心的城市公园。而且西流村搬迁后也不会距离龙王庙太远,村里人来这里活动还是很方便的,龙王庙还将是这里的精神家园。

  城中村改造名单上还有这里

  大东流、小东流

  300多年前,在汾河东岸有东流村,汾河西岸有西流村。后东流村分为两村,大东流和小东流。后两村都被汾河淹没,同时迁到汾河西岸建村,仍用原名。1933年,两村又遭汾河水淹,再次向西搬迁至今地。

  新村

  相传太原市尖草坪区的下兰村和赵庄之间原有一座烽火台。辛亥革命后,从山东逃荒来此谋生的几户人家于烽火台南建村居住。当时名为“墩台上”。后因村系新建,定名为新村。

  光社

  社是古代地方区域名。村东有一条深沟,相传很早以前,外来移民挖洞在沟内居住,洞穴阴暗潮湿,多患疾病,因此逐渐西移建屋居住,形成村落。人们向往光明,希望阳光永照,取名光社。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