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北姑娘成重庆烙画传人 有几十把烙铁上千幅作品

2015年04月22日 14:23 来源:重庆晚报  参与互动()

 

   高磊和她的烙画作品

   烙笔绘画

  屋里堆着杂乱的木板,头顶的吊扇转得飞快,几把电烙铁散落在旁。十几个人围坐桌前,手上拿着400℃高温的电烙铁,灼烧的木板发出“滋滋”的声音,不时冒出几缕灰烟,烧糊的焦味充斥着房间。这不是机械修理厂,是重庆铁路中学的课堂;这不是烧松香做电路串联的物理课,是一堂普通的美术选修课。

  上课的老师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传人高磊,烙铁是她的画笔,木板、丝绸、纸张都是她的画布。

  一次旅行结缘烙画

  高磊是哈尔滨人,专业是国画。2009年,她跟随丈夫来到重庆工作,后来的一次丽江之旅让她与烙画结缘。

  说起这次旅行,高磊记得很清楚,“我在一处纳西族宅院的门口,看到一名纳西族小伙舞着一把大功率烙铁在椴木板上刻画,深浅的褐色呈现出一幅纳西族人娶妻的场景。”这一幕让高磊吃了一惊,因为在她看来画画都是用笔、喷枪等常温工具,还没见过用烙铁画画的。

  “心一下就痒起来了。”高磊说,她安静地在一旁看那名小伙画了一个多小时,随后这名小伙将手中的烙铁和一块新木板交给了她,开启了烙画生涯的第一步。“最烫的温度熨帖在木板上,每一笔都不可改,深浅点线需要手腕给出不同的力度,那些棕色已经烙进了我心里。”这是高磊第一次接触烙画的感受。

  几十把烙铁上千幅作品

  高磊回到重庆后,立即来到五金店买烙铁。作烙画需要一种薄而细的烙铁头,但五金店却没得卖。不轻言放弃的高磊买来砂纸,活生生把买到的烙铁头磨到自己想要的细薄程度。

  “从2009年到现在,我用废了几十把烙铁。”高磊指着角落里一箱用坏的烙铁,脸上挂着微笑。高磊说,她一直在研究如何把烙画画得更能符合自己心里的要求,烙画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丈夫也支持,他说现在烙铁的味道都变得好闻了。”

  目前,高磊的大幅木板作品已有上千幅,不少都送了人,还有些放在学校,她的家里积压不多。

  丝绢烙画当上非遗传人

  2011年,高磊在一次艺术展上遇到了她的老师张明志——当时重庆唯一一名非遗烙画传人,这让她的烙画有了质的改变。

  张明志教得非常细,对于哪种形状的烙铁头适合什么材料、题材、着力的深浅、线面的渲染、肌理效果,他都倾囊相教。在老师的指导下,高磊大胆把国画的渲染带到烙画中来。

  后来,高磊更是挑战用烙铁在素描纸与丝绢上作画,可以说是对烙画材质的极限冲击。高磊说,她的纸上作品《春晓雄姿》花了一个多月才完成,中途烧穿两张画纸,直到第3张才顺利完成。对于丝绢上作画,她目前也只成功过1次,画了一张八骏图。

  高磊的付出和专研热情终于得到了认可。2014年5月,高磊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传人。

  重庆晚报记者 严艺菲 刘润 实习生 何青汉 摄影报道

  “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2011年,铁路中学为高磊开设了烙画选修课,准备了50台可调节温度的烙画电烙铁,但每次开班的报名人数都超过了机器的数量。高磊说,本学期的烙画班就有56名学生,她不得不分班次授课。

  初一的李浩楠今年刚开始学习烙画,在老师的指导下,刚学习了半年烙画的他就凭借烙画作品《3D生活》获得了重庆中小学绘画比赛三等奖。2012年,高磊推送的3幅学生烙画作品还获得了重庆市艺术展演比赛的一等奖。

  高磊说:“获奖并不是学烙画的目的,不管是学国画、漫画,还是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他们觉得画得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