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刘勰《文心雕龙》著作地曾被误认在山东 实在南京

2015年05月15日 14:13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

  正在进行的南京传世名著评选中,《文心雕龙》是引人注目的一部。鲁迅先生将它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诗学》相提并论,给予崇高评价:“篇章既富,评骘遂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

  《文心》其书

  我国的古典文学,经过周秦两汉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理论上也有过许多探索,到了魏晋南北朝,创作上又有新的飞跃,理论上则进入了一个自觉地总结经验的时期。

  自曹魏建安年间起,单篇和成篇的文学理论专著,相继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有曹丕的《典论·论文》,曹植的《与杨德祖书》,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和李充的《翰林论》,但都各有所见,偏而不全。

  至齐梁间,刘勰的《文心雕龙》出现,成了后来居上的集大成之作。这部著作分上、下编,共十卷五十篇。上编除《原道》、《宗经》等五篇带有绪论性质外,其他如《明诗》、《诠赋》诸篇,着重论述各体作品的特征和历史演变,分类相从,条理明晰。

  下篇有《神思》、《体性》、《风骨》、《通变》、《时序》、《物色》、《知音》诸篇,探讨创作、批评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文学和时代的关系等。

  《序志》是作者的自序,谓:“《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全书论述了文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着重抨击了当时片面追求形式的文风,主张文学须有社会政治内容,文质应该并重,而质尤为主要,并认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该书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著作。

  郭沫若的“误导”

  《文心雕龙》由于论述了古今文体,阐明了各种文体的源流及其特征,讨论了创作修辞方面的问题,开了我国文学理论的先河,因此受到后世的重视和推崇。自隋唐以来,誉声盈卷,注家蜂起。据范文澜先生收集到的材料,印抄和校注的本子就有33种之多。

  正因为如此,人们又提出了一个相关的问题——《文心雕龙》作于何地呢?

  由于《南史》、《梁书》都记载刘勰为“东莞莒人”,而“东莞莒”一般都释为“山东省莒县”,且该县有定林寺,因此,有人认为刘的《文心雕龙》是在山东省莒县定林寺著作的。例如《中国名胜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在(山东省·莒县·定林寺)条下云:“刘勰(465-532)字彦和,原籍东莞莒(今属山东)人。所撰《文心雕龙》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晚年出家,法号慧地,栖息定林寺以终。寺前巨石上镌刻‘象山树’三篆字,落款‘隐士慧地题’,传为刘勰书。新中国成立后建六角飞檐碑亭保护。1962年为纪念《文心雕龙》成书1460周年,郭沫若题名‘文心亭’、‘校经楼’,并署额勒石以志。”

  由于郭沫若的误导,很长时间内,刘勰在莒县定林寺著《文心雕龙》之说几乎成了定论。

  真实创作地在南京

  其实,“此定林寺”非“彼定林寺”。

  刘勰所著《文心雕龙》的“定林寺”乃是建康即今南京的定林寺。这可以从下列三方面得到验证:

  一、从刘勰的出生地看。他的祖籍是“东莞莒”,即今山东省莒县,但因晋“永嘉之乱”,故土沦陷,其先世即渡江避难,寓居京口(今镇江市)。刘勰出生在南方侨立的南徐州东莞郡莒县,而不是北方的山东省莒县。

  二、从刘勰与僧祐的关系来看。齐永明六年(488),刘勰投依僧祐,寓居钟山定林寺,并且“与之居处积十余年”。民国《重修莒志·古迹》明言:“考僧祐,于武帝时居(建康)钟山之定林寺,彦和随其家族流寓江南,因往依之,与莒县浮来山之定林寺无涉。”

  三、从刘勰的经历来看,他一生与钟山定林寺关系密切,这在《梁书·刘勰》和《南史·刘勰》中都记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由此观之,刘勰著《文心雕龙》之地乃是建康钟山之上定林寺。笔者考证,该寺遗址在今定林山庄后(下限)、北郊坛遗址下(上限)的山腰处也。

  严中 (南京文史专家)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