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那个高贵的“俄语教母”去了

2015年05月19日 15: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那个高贵的“俄语教母”去了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没有挽联,没有哀乐,101岁的李莎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陪伴她的是生前最喜欢的钢琴曲。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常委敬献的花圈,彰显着这位世纪老人不寻常的经历和贡献。

  她是中国知名的外国专家,她还有一个身份是李立三的夫人。她为中国人所熟知,正因为她与这位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伉俪情深。但她后来所遭遇的那些苦难也与这位中国的革命者密不可分。

  7天前,李莎在北京去世。按照中国“头七”后送别的风俗,李莎的告别仪式19日在八宝山大礼堂举行。“沉痛悼念李莎同志”的横幅告诉人们,她终被这片土地上的人视作“自己人”,中国人按照自己的方式送别一个高贵而有尊严的伟大女性。

  李莎,原名叶丽萨维塔·基什金娜,1914年3月20日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州一个贵族家庭,1936年与李立三结为革命伴侣,1946年李立三回国,李莎毅然相随,并加入中国国籍。到今年,她已经在中国生活了近70年。

  1938年苏联肃反扩大化期间,李立三受冤入狱,李莎努力营救并陪伴他度过在异国他乡的艰难岁月。1967年,中国“文化大革命”中,李立三遭“四人帮”迫害致死,李莎也受到影响,进入秦城监狱。原新华社记者颜为民说,她经历了两个国家的非常时期,受尽磨难,却能意志坚定,一生志向不改,豁达通透,真正活出了境界。

  198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为李立三平反,这一天也是李莎66岁生日。之后她重返北京外国语学院(即后来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满腔热情投入俄语教学,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俄语人才,一直工作到82岁。

  “应该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母亲过得比较平稳、幸福,我很庆幸她能长寿、安度晚年,她终于看到了父亲的平反,她做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李莎的女儿李英男说。

  李莎把中国当作第二祖国,一生中编写审订了许多俄语教材、词典、教学参考书等,还参加了重要的翻译审订工作,如《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俄语版审订、《周恩来选集》俄语版审订等。中国人称她为“俄语教母”。

  毛泽东的女儿李敏也在送别的人群中。两人相识于苏联战火纷飞的年代,又共同经历了中国最艰难的岁月,如今都已进入暮年,她与李莎一个月前刚刚一同获得俄罗斯政府颁发的“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

  但当时李莎已病重未能前去领奖,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今天亲自把奖章送到李莎的亲属手中。杰尼索夫说:“她是中国人民与俄罗斯人民之间的桥梁,她的命运是20世纪充满悲剧、苦难的缩影,她也给我们留下了重要遗产,为两国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她身上体现的信仰、尊严和爱值得我们铭记。”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艾和李英男大学时期就是同学、好友,常常出入李家。李艾说,很少听到老人提及遭受的苦难,她从不抱怨生活,即使很艰难的时候都是想着做点什么。当她得知李艾懂西班牙语时,就鼓励李艾做一套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学汉语的教材。如今从事汉语教学的李艾的学生已经遍及52个国家和地区,她说这离不开李莎老师指的路。

  2009年,李莎回忆录《我的中国缘分》在中国和俄罗斯出版,引起两国社会关注。李英男说,她帮助母亲做了中文版的整理工作,她对母亲的所有了解都在这本书里。母亲有一颗善良的心,她的毅力、坚强、仁爱、敬业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曾经有人问李莎:“如果有一个按钮,能回到童年……”李莎迅速打断假设:“我不会去按那个按钮。这是命运,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在我走过的人生路上,我没有犯过错,没有做过任何亏心事,这就够了。”

  李英男说,母亲走得很有尊严,正如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栗战书来看望我们时给予母亲的评价,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俄罗斯大使馆的唁电也说她代表了一个时代。她以她的行动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我们做儿女能做的就是继承她的事业。(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