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侵华日军占南京时曾建神社 战后展出日本降书全文

2015年05月28日 10:45 来源:南京晨报  参与互动()

  ↓老照片中的建筑物如今已成为一家公司的办公用房。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宋宁 摄

  记者带着70年前的老照片探访五台山当年的“日本神社”。

  上周,晨报“胜利荣光”专栏报道了《70年前老照片见证“胜利荣光” 日军投降签字礼堂时钟指针呈“V”形》,通过一张70年前的老照片,讲述了侵华日军在曾经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正式签订投降书的故事。其实,隔年6月,在南京五台山的“日本神社”里还举办过“战利品陈列展”,这也是抗战胜利后南京首次战利品陈列展,而在“神社”周围还摆放了从日军那里缴获的枪炮等战利品,让市民感受抗战胜利的荣光。

  抗战胜利后南京首次“战利品陈列展”

  老照片

  这是一张黑白老照片,画面的中心是一座有着黑片瓦、丹柱、飞檐等造型的日本庙宇式平房,在它的旁边空地上有两架用布盖起来的高射炮,周围还围着铁丝;而旁边的地面上则摆放着炮弹等武器,右下角竖着的一块牌子,似乎在介绍着这些武器的来历。

  “这张照片其实讲述的是抗战胜利的第二年,在南京举办的抗战‘战利品陈列展’的故事,”南京地方志办公室胡卓然告诉记者,抗战胜利的第二年南京首次举办了战利品陈列展,以此来让市民感受抗战胜利的荣光,而地点就选在了位于五台山的“日本神社”里。

  是南京城内仅存的日式和风建筑

  现址探访

  带着老照片,晨报记者来到了位于五台山体育中心附近的体育宾馆大院,在大院最深处,一栋日式庙宇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

  这座建筑如今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办公用房,记者试图站在老照片的拍摄角度,还原当时的拍摄现场,但建筑周围已密密麻麻建起不少房子,只能作罢。

  记者在这处名为“五台山1号建筑-1”的外墙简介碑上看到,这里曾经作为“日本神社”,已纳入南京重要近代史建筑,编号为2010002,碑文介绍:“该处两幢建筑原为日本神社,建于1939年,砖木结构,柱跗式台基,方形外廊柱,歇山顶,是南京城内仅存的一处抗战时期的日式和风建筑。”记者注意到在该栋建筑不远的东南面,还有一处规模相对较小“神社”,坐东面西,门牌号为五台山1号建筑-2。

  这里曾见证日军犯下的累累暴行

  南京地方志工作人员从日本内部档案记录里发现,这处位于五台山的“日本神社”是占据“五台山南京美国学校”的校址建设的。

  胡卓然还将民国时期南京地图中美国南京学校与后来“日本神社”的位置进行了比对,发现确实大致是在其范围内。

  据胡卓然介绍,南京美国学校亦称希尔克斯特(Hillcrest)学校。1937年12月19日,后成为日军暴行知名证人的李秀英即是在这个学校的地下室被日军侮辱。

  拉贝在1937年12月22日的日记《日本士兵在南京安全区的暴行》第115条就对此有专门的记载。

  据胡卓然介绍,这所学校在国际安全区文件里常常被称为“五台山小学”,“南京大屠杀时,有很多侮辱女性的事情都发生在这里。《魏特琳日记》也曾记录了在学校旁看到遇难的中国人。”

  陈列展时门楼上写着“永奠和平”

  场景还原

  抗战胜利后,在这里举办的“战利品陈列展”到底是什么样的?陈列了哪些战利品呢?南京地方志工作人员在1946年5月5日出版的《申报》找到了相关记载。

  据记载,当时“为使全国军民及中外人士,明了抗战经过,及敌人使用各种利器,残杀我国同胞之真相起见,特于首都筹设规模宏大之战利品陈列馆,”同时该展览由指挥官马崇六中将负责主持。

  据了解,该展览是从1946年4月中旬开始筹备,展陈时间从当年5月底到12月,为期半年左右,“搜集工作颇为繁重,现已运到敌军各式轻重机关枪二十余种,各式炮弹八十余种,各式大炮十余种,(内有一五公分加农炮、一五公分榴弹炮)战车十余种,不同飞机四架,及橡皮筏、潜水艇探空灯、炸弹、听音机等千余种。”

  二十多天后,《申报》又发出了一则新闻报道,详细披露了战利品陈列馆的布局内容。据了解,战利品陈列共分四个陈列室,第一室为战史资料室,里面有受降仪式上的笔砚桌椅等物件,第二室全部是空军器材,第三室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工兵器材部,第二部分是兵器部,分为弹药枪炮器材、被服等。在第四室中不仅展出了卫生器材,还有日寇所盗我国唐宋明朝古画国宝,而这些珍贵文物是抗战胜利后由上海和平博物馆运抵南京的,另外露天则陈列了飞机、大炮、战车等战利品,“规模极其宏大”。

  南京地方志工作人员查阅资料发现,当时在战利品陈列展的大门外,还矗着水泥的门楼,门楼的横额上写着“永奠和平”四个字,在两旁还有一副对子,“上联是气蕴风云国光永焕,下联是功铭鼎鼐我武维扬。”

  日本降书全文首次供市民参观

  据南京地方志工作人员介绍,当时展览还将日军受降签字仪式上的实物首先搬到了陈列馆中,展陈结束后才永久保留在南京博物院中。

  据1945年9月9日受降仪式亲历人夏禄敏回忆:“何应钦吩咐我,要把签字用的文房四宝好好保存,传之后人,作为历史见证。我深深地点点头,深知这些文物、文件是中华民族历尽千难万苦的结晶,是整个中华民族用汗水和鲜血凝聚而成的无价之宝。”

  1946年6月2日特地前来参观展览的四川人李思纯在日记中记载了展览的景象,当时李思纯是沿着汉中路、上海路到达五台山,“其地有日本人于占领时所筑神社,高据山头,有水泥所筑之神社式牌坊三座、日本式殿屋二所,两旁有中国式屋数处,政府即用此地为战利品展览会场。”

  在第一室中,他看到了有南京受降时之桌椅笔砚等纪念品及摄影多种,椅背上还均标明所坐人名,“自冈村宁次以下凡七八人,更有日本降书全文。”而在其他陈列室,他则看到了军用品装备弹药、武器粮食医药文书史料旗幡衣物等极多,并有历次会战地图及大炮飞机装甲车登陆艇浮桥等。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