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诺奖得主布罗茨基最后的作品引进出版

2015年06月04日 15:36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参与互动()

  5月24日是俄裔美国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75周年诞辰。近日,布罗茨基的最后作品《悲伤与理智》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据介绍,此次出版的《悲伤与理智》共收入散文21篇,大致分为回忆录、旅行记、演说讲稿、诗文赏析、公开信和悼文等几种体裁。这些散文形式多样,长短不一,但它们诉诸的却是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诗和诗人”。

  约瑟夫·亚历山大罗维奇·布罗茨基,1940年5月24日出生在圣彼得堡的一户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摄影师,母亲是会计。

  布罗茨基的少年时代,换过5所学校。不到16岁时,他就离开了学校,开始了频繁变动的工人生涯。17岁时,布罗茨基才开始经常读诗,杰尔查文、巴拉丁斯基等人的诗作是他那段时间的营养来源。20岁那年,因为地下诗歌杂志《句法》刊登了布罗茨基的五首诗,他开始被克格勃关注到。在当时,包括布罗茨基在内的年轻诗人作品,被认为是个人主义、悲观主义,而不符合当时意识形态的。

  1964年,布罗茨基因“不劳而获罪”被起诉,判处五年徒刑并被流放。后经俄罗斯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等名人斡旋,一年半后获释。这一案件也使得年轻的他获得国际性声誉,他的一部诗集在美国出版。

  1972年,布罗茨基被苏联当局变相驱逐出境,后移居美国加入美国国籍,多部作品陆续出版。198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该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布罗茨基坚信诗歌是语言存在的最高形式,也是文学体裁等级划分上最高的。在为俄罗斯著名诗人茨维塔耶娃的散文集所作的序《诗人与散文》中,他精心论述了诗歌与散文相比的优越之处,包括历史更悠久、更接近文学本质等。

  不过在中国,谈起布罗茨基,更多人谈的还是其散文中的美学理念。

  曾经译过二十几首布罗茨基诗歌的汪剑钊表示,自己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一个体会,“我觉得布罗茨基是一个集大成式的人,他的身上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部分。他把各种文化消化完以后,重新变化成自己的血液和语言,再表达出来。他在这一点上做得是非常成功的。”

  虽然布罗茨基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最重要的俄语诗人,可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界,布罗茨基传播最广、更受推崇的却是他的英语散文,他甚至被称作“最伟大的英语散文家之一”。

  据《南方都市报》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