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高票价”已成观众亲近艺术的“拦路虎”

2015年06月16日 13:44 来源:渤海早报  参与互动()

  对于月收入5000元的工薪族,更愿意花1000元进剧院看一场音乐剧,还是花50元去电影院看一场“大片”?

  中央戏剧学院日前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剧院团管理大师班”上,专家指出“高票价”已成为观众亲近艺术的“拦路虎”,想让“阳春白雪”真正实现普惠大众,亟待建立薄利多销的票务模式,剧院在需求多渠道资金支持的同时,尝试探索可盈利的商业模式,在“盈利”与“公益”中找到平衡。

  高票价成为“拦路虎”

  “中国观众还没有进剧院看戏的习惯,没有把看戏作为生活的必需品。”上海大剧院院长张哲指出,市民进剧院频率偏低,也导致剧院在观众人次方面遇到很多困难。“有统计显示,上海年人均进剧院观剧人次是0.3,也就是说一个上海人三年才去剧院一次。”

  “票价的高低是观众进入剧场的重要门槛。”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主任马述智表示,中国现在演出票基本上属于人均收入三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左右,而在发达国家仅为几十分之一甚至上百分之一,还有的月收入两百分之一就能够买一张演出票。

  “高票价”并非中国特色,不少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日本四季剧团董事、制作总监田中浩一告诉记者,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时,有一些英文公演团来演出时设定了非常高的票价。“结果日本观众发现,花很高的票价观看英文版的演出,还不如花比较合理的价格看日文版的本土剧团演出。”

  田中浩一认为,想吸引观众主动走进剧院,首先需要价格具有亲民性。“四季剧院的票价最贵的是1万日元,最便宜的只有3000日元,是底层老百姓都可以接受的价格。大众、亲民的票价,加上高度艺术性的表演,使四季剧院可以在日本各地的专用剧场长期上演自己的作品,且长久不衰。”

  低票价不等于经营惨淡

  截至2012年底,全国2000多家剧院团基本完成转企改制。然而专家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各个剧院并未达到完全依靠市场自负盈亏的预期目标,政府还在以各种各样名目给剧院拨款。

  政府对剧院改制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激发剧院的艺术创作获利,通过市场竞争增加艺术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如果政府停止拨款,剧院就会倒闭,而政府什么时候停止拨款没有人知道。这把悬在剧院头上的剑总是令人忐忑不安。”马述智说。

  业内人士表示,在现有条件下,政府不可能将剧院“完全包养”,而为了保证演出质量,演员数量和音乐时长也不可随意压缩。而随着物价上涨,戏剧制作成本不断提高,演出收入与运营支出的缺口越来越大。

  一些剧院为了维持成本,就单方面提高演出票价,陷入了失去群众基础的恶性循环。“剧院的观众数量是有限的。如果想通过提高票价增加收入,相对于影视或其他文化娱乐形式来说就不再具有竞争力。”

  维持低票价,并不意味着整个剧院陷入低收益的惨淡模式,也可能带来薄利多销的产业属性。芬兰瑞典语国家剧院院长约翰·司徒高德表示,芬兰剧院的平均票价只有25欧元,剧院收入中票房收入只占30%。“芬兰只有530万人口,还不到北京的三分之一。然而芬兰每年售出的剧院专业票务达280万张,业余票务达到120万张。”

  探索可盈利商业模式

  在中国,“低票价”运动也在逐步推进:全国多家文化企业签约加入京津等地“文化惠民卡”,让百姓可低折扣看戏;多座城市推行文化惠民工程,政府扩大对“低票价”演出的财政补贴;各大剧院纷纷承诺百元以下的“低价票”将占到剧场座位的一定数量,国家京剧院甚至曾推出15元的公益票……

  低价票的推出,让更多中国观众得以走进剧院。在多个国家,观赏人次的增加,一般都可无形中增加剧团收入,为增加上演场次提供了坚实的“粉丝群”。据了解,低票价的日本四季剧团每天在日本有19个剧目在上演,有的剧目还一天之内演出上午场、下午场和晚场。薄利多销的艺术模式使四季剧团90%的收入来源于票务收入。

  “即使薄利多销,剧院的盈利能力也相对有限。”马述智表示,剧院经营资金自有收入难以与大笔支出取得平衡。“大型剧院或艺术中心还是要依靠相应的基金会、有实力的机构或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专家指出,剧院在推出低票价吸引观众时,不能单纯依靠各种渠道捐助。政府在加大对演出市场财政补贴力度的同时,剧院也可考虑在承担公共服务之余,借鉴电影院模式,为观众客流提供餐饮、休闲娱乐服务及演出演艺的相关衍生品,探索可盈利的商业模式。

  (据新华社北京6月15日专电)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