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百望山森林公园百年前人工水系修复(图)

2015年07月09日 08:28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依山而建的引水渠,串联起了山上山下的蓄水池。

▼小小的蓄水池层层拦截山上雨水,减小山下水涝风险。

  本报记者 王海燕

  百望山森林公园,一个营建于100多年前的人工水系,今夏重见天日。水系由依山而建的引水渠和蓄水池两部分组成,大雨倾盆时,从山间倾泻而下的雨水,大部分能顺着引水渠汇流到山下蓄水池里,成为宝贵的水源。

  历经百年风雨,昔日开凿的引水渠、蓄水池,已经破败不堪。今年,百望山森林公园对水系进行了整体的修缮、疏浚,使其恢复了集雨功能。溪水潺潺、小潭清幽的美景也将在山间重现。

  曾是传教士住地

  100多年前的百望山上,为什么会有一个人工开凿的水系?这还要从山上的教堂说起。

  百望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座西式教堂,据记载是清末法国传教士所建,称为“圣母会教堂”。这座教堂建于1890年至1920年间,是当年老年和生病修士的疗养居住之所。

  “从现在教堂遗存的建筑规模来看,当年在这儿居住的至少有百八十口人。”百望山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有人居住,就有饮水需求。山上干旱,没有现成水源,人工开凿引水渠、蓄水池,从山上拦蓄雨水,就成了当时饮用水的主要来源。

  不仅是供人饮水。在教堂所在的百望山天摩沟一带,工作人员还在引水渠附近发现了当年马厩、菜地的遗址。“能饮马,能种菜,说明那时的水源还比较充足”。

  新中国成立后,传教士相继撤出。圣母会教堂闲置,服务于教堂的引水渠、蓄水池也渐渐废弃于荒野之中。

  恢复百年前水系

  今年,百望山森林公园启动百年水系的修复工程。“从我们前期勘察的情况来看,蓄水池山上山下有7处,引水渠长度超过400米。”公园负责人高源介绍。蓄水池、引水渠都是依山而建,水渠将水池进行串联,7个水池的蓄水可以相互连通。

  因为荒废时间较长,大部分引水渠被落叶、泥沙淤积,有的在地面上已经看不出痕迹。蓄水池的坍塌现象则较为严重。

  修复工程于今年春季启动。“引水渠埋在地下,整体保存完好,只要清淤就行。”高源介绍,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引水渠,全长467米,渠深约1.2米,渠底宽约1米,全部采用山石垒砌,现在看起来依然牢固。

  蓄水池基本都建在陡峭的岩壁下,四周垒砌山石,形成蓄水的空间,池深大多在2到3米。为方便取水,每一个蓄水池都有石砌的台阶缓缓探到池底。

  “修复的时候,这些取水台阶都原状保留了,这是100多年前人们在这里生活的印记。”公园工作人员介绍,蓄水池修缮本着“修旧如旧”原则,主要工作是清淤和将坍塌部分补齐,部分进行了加固措施。

  到7月初,7个蓄水池中有6个已经修复,总蓄水能力约600立方米。“有1个池子没动,是因为功能还不太确定,有人认为是蓄水池,有人认为是当年教堂的洗礼池,意见不统一,所以暂时搁置。”工作人员表示。

  “海绵路”巧收雨水

  配合这次水系恢复,公园还在山上新建了近3000米长的排水沟,使汇流面积达到56万平方米。在雨天频繁的七八月份,雨水顺着引水渠、排水沟,汇集到已修复的6个蓄水池里,可供旱季浇灌树木。

  6月下旬以来,北京接连几次降雨,部分蓄水池已有了一层清浅的积水。随着主汛期的到来,雨水将进一步在这里汇集。工作人员介绍,在雨量充沛的时候,山间还将出现小溪奔流的欢快场景。

  修复百年水系,是百望山森林公园雨洪利用的措施之一。为了尽可能留住天上来水,公园还使出了不少巧招儿—— 铺“海绵路”。这里说的“海绵”,其实是木头。公园每年都要间伐一部分病死树,把树干、枝条粉碎了,变成松软的木片、木屑,铺在山间土路上,平时不容易起沙扬尘,下雨天还能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分,让更多雨水渗透到地下。

  用雨水冲厕。公园新建了两处生态厕所,厕所顶上有一个30立方米的蓄水池。洗手池排出的废水和收集的雨水全部汇集到这个池子里。用它冲厕所,排出的污水经过二次净化,还能用来浇花浇树。

  挖蓄水塘坝。百望山上上下下,有近百处小型塘坝,有的是利用天然土坑,有的是人工垒砌山石形成。蓄水量三五十立方米不等,小虽小,却能层层拦截山上雨水,减少对山下居民小区的冲刷。

  另外,公园内还有一处名为“天澄湖”的大型蓄水池,今年池底实施了减渗工程,蓄积的雨水将为百望山营造至少2000平方米的景观水面。

  据测算,通过上述种种措施,百望山森林公园一年最高能蓄积雨水11万立方米,接近于一座小型水库。

  本报记者 王海燕摄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