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于丹:长大才知道“真”好像比善、比美还难

2015年07月20日 13:29 来源:郑州日报  参与互动()

  于丹十年:不忘初心 回到本真

  新书《有梦不觉人生寒》首发

  昨日下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最新国学美文集《有梦不觉人生寒》在国家图书馆文会堂首发,作为于丹国学美文“真善美”系列第一本“求真卷”,《有梦不觉人生寒》首次从自我修炼的角度,将于丹最新私家美文结集成书;而在活动现场,于丹也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十年来,社会、自我、生命的变迁和感悟。

  顺势而为回本真

  十年前的国庆黄金周,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用7天解读《论语》,随即红透中国。随后,授课,开会,录制节目,出版图书……充实而忙碌的十年翩然而逝。“这十年我觉得这个大时代是在变的,我们每个人生活也在变。这个时代发生很多东西都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在好与坏之间忙碌,究竟在做角色还是在做自己呢?”说到出版新书的缘起,于丹介绍,长江文艺出版社找到她,问愿意不愿意用“真善美”这个主题把很多零散的文字集结起来,“他们说到‘真善美’我也是心头一震,为什么是以‘真’来开头?我们认为,人人都活在真实世界,长大才知道‘真’好像比善、比美还难。”

  于丹说,“真”不容易:“真”是一种人生态度:“人到中年,收敛起许多任性,才渐渐悟得,所谓成长,不是要圆滑到伪善,而是在秉持一团真气里学会随缘。以真心过日子,才会发现,真气可爱,生机勃勃洋溢在所有不做假的细节里。”于丹对“真”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真并不是不分场合,不按规则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一个三岁的孩子在宴席上突然大哭我要上厕所,大人会把他带走;一个30岁的人要这样做,大家觉得他有毛病。‘归真’不是人的一辈子带着孩子的天真,就足够在这样一个复杂世道上保真到老。他是不断被世界加标签之后,内心再去标签、求自我,他找到跟世界之间的一种磨合,跨过万水千山,回到赤子之心的自己。孟子说天地之间最大的大人先生就是赤子之心,不忘初心,回到本真,就还是真。人的起伏不能逆势而动,应该顺势而为是最大的作为。”

  用梦想抗击人生的寒

  《有梦不觉人生寒》的关键词如果首先是“真”,那么“寒”也是无法回避的一种真实。正因如此,于丹说:“生命力有寒冷,才需要梦。我一直在想面对今天我们能去做什么?人如果连梦都妥协了,我们在这个世道上真冷的时候要靠什么。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英雄主义,就认清事情真相之后仍然可以热爱。”

  如何坚持“梦”?于丹说:“我只能说让梦想这个东西多一点理想的成分,少一点妄想的成分,杜绝幻想的成分。每天的梦想都在转化,转化成我们能够抓住那种小确幸,一天一天连成一年,一年一年连成十年。走到今天我们看见是我们过去的每一个日子,展望十年,还是能看见一天一天必将连成未来的十年。”

  传统文化指引生活

  “今生遇见真自我”无疑是现代社会很多人“奢侈的梦想”。如何求真?于丹给出了答案:“我们回归国学,追慕风雅,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响应号召,那是我们中国人任何时候都能触摸的态度和能力,是一经唤醒,便自然流淌而出的气质。”

  由此,于丹也提出传统文化对人内在的滋养:“传统文化是深植于我们的文化基因和血液中的,而一次次的学经典、回归传统,完成的主要是一种唤醒。能不能让我们按照中国的坐标去建立中国人的格局?国学中的儒释道,如何应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儒家教我们人跟社会的关系,道家解释人跟自然的关系,佛教教我们人与自我心灵的关系。这几重关系,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学,去悟,最后形成一种融合坐标,指引我们的生活。”

  本报记者 左丽慧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